北京市政府法制办:居住证办法拟今年下半年出台
本报讯(记者 李泽伟)市政府法制办昨天上午召开立法工作会,会上透露今年拟安排立法项目96项,根据立法需求的紧迫程度、社会认识的统一程度和基础工作的成熟程度,年内力争完成的立法项目共有17项,包括地方性法规草案5项,政府规章12项。其中备受社会关注的《实施〈居住证暂行条例〉办法》拟将于下半年实施。
市政府法制办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富莹昨天上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今年拟立法安排的立法项目96项,共分为三类:一是年内力争完成项目,共17项;二是抓紧工作、适时提出项目,共12项;三是调研项目,共67项。在加强民生保障方面,拟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草案、全民健身条例修订草案,拟制定社会救助实施办法、居住证管理办法,拟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条例、修订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条例、工资集体协商规定、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等立法调研。
在完善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方面,拟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旅游管理条例修订草案、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规定草案,拟制定税收保障办法,拟开展修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食品安全条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房屋租赁条例、机动车停车管理条例、缓解交通拥堵条例、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管理若干规定等立法调研。
针对和很多市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实施〈居住证暂行条例〉办法》,李富莹表示,该草案在网络公开征求意见中共收到近2000条意见,意见关注的焦点主要是持有居住证享有什么权利,“根据来自市民和各个方面的征求意见,我们也对草案进行了修改,比如在发证流程方面原来的草案内容规定得比较原则、不够细致,修改后我们对发证的全流程进行了细化,对申请、受理、审查等全流程都进行了规范,提高可操作性,便于市民理解和遵守”。李富莹透露,预计《实施〈居住证暂行条例〉办法》将于下半年实施。
关于社会最为关注的居住证持有人权益问题,李富莹表示,“用一句话来点评就是‘当下权益不打折、未来权益有预期’,简言之就是国家规定的三项权利六项服务七项便利北京市全部保证做到,同时承诺,不断扩大居住证服务的范围和水平,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动态及时调整,提高服务标准。”
今年力争完成的地方性法规项目里还包括拟定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规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对此,市法制办相关负责人透露,此前有传闻称北京将征收“拥堵费”和传言将在供暖季进行单双号限行的说法,目前还都是处于研究过程。将来能否实施还会进行民意调查和研究,草案形成后也会及时公开,征求民意。
今年力争完成的立法项目
地方性法规项目(5项)
1.旅游管理条例(修订草案)
2.气象灾害防治条例(草案)
3.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草案)
4.全民健身条例(修订草案)
5.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的规定(草案)
政府规章项目(12项)
1.政府规章制定办法(修订)
2.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监督办法(修订)
3.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4.行政执法争议协调解决办法
5.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规定(修订)
6.税收征收保障办法
7.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罚款处罚规定(废止)
8.生育服务证管理办法(废止)
9.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修订)
10.社会救助实施办法
11.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
12.实施《居住证暂行条例》办法
news.sohu.com false 综合 北京青年报 ?div=-1 report 1760 本报讯(记者李泽伟)市政府法制办昨天上午召开立法工作会,会上透露今年拟安排立法项目96项,根据立法需求的紧迫程度、社会认识的统一程度和基础工作的成熟程度,年内力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7-09952家规上企业 今年规模剑指2000亿元
- 04-27江苏太仓:外资企业加速增资扩产
- 04-01制造业企业对市场发展保持乐观
- 03-08衡阳县:推动企业“智改数转” 赋能企业“智慧升级”
- 02-27 民营企业为汽车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 02-26民营企业总数超2万家 4条产业链规模过百亿元 解码龙口
- 02-21政策“护航”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升温
- 01-09山东博山:开年企业生产忙
- 01-025家科创板IPO医药企业恢复审核
- 12-25经营主体活力持续增强 湖南“四上”企业突破6万家
阅读排行
内容推荐
- 07-09952家规上企业 今年规模剑指2000亿元
- 04-27江苏太仓:外资企业加速增资扩产
- 04-01制造业企业对市场发展保持乐观
- 03-08衡阳县:推动企业“智改数转” 赋能企业“智慧升级”
- 02-27 民营企业为汽车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 02-26民营企业总数超2万家 4条产业链规模过百亿元 解码龙口民营经济
- 02-21政策“护航”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升温
- 01-09山东博山:开年企业生产忙
- 01-025家科创板IPO医药企业恢复审核
- 12-25经营主体活力持续增强 湖南“四上”企业突破6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