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违法大全”是份法治“负面清单”
■ 社论
在加速法治政府建设被提上日程的当下,一些地方政府要秉持依法行政原则,带头守法,切忌制造出所谓的“行政违法大全”。
对有的地方政府而言,被指涉行政违法不是小事,被戴上“行政违法大全”的帽子更不体面。而据报道,因对当地两个生活服务市场强拆,河南濮阳市政府被商户告上法庭,结果在三宗诉讼中均被判败诉,被法院确认违法强拆。其在强拆过程中的种种违法行为,被批为“行政违法大全”。但在判决书生效一年多后,当地政府既未上诉,也未落实生效判决书。
违法强拆、“民告官”后政府败诉、败诉后又迟迟未能主动履行法院判决书确定的义务,这几项无论是哪一项都足以引发公众关注,“集于一身”被批为“行政违法大全”后,当地政府更是被推上了舆论风口浪尖。
毋庸置疑,“行政违法大全”不是严肃的法律用语,而是种口语化指斥,不能就此认定涉事政府集齐了所有的行政违法类型。可当地方政府因这样的“指控”而身陷舆论围困时,检视自身作为有无问题,是摆脱舆情困境的不二方式。
就强拆当地两个市场的做法而言,据作为这起行政诉讼异地受理方的鹤壁市中级法院的判决,涉事政府绕开法院的强拆属于违法;强拆后作出的《征收决定》违反了“规划先行,规划民主”的要求;作出的《征收补偿决定》也不合法,既未与被拆迁商户协商,也没让其选择补偿方式,没转送评估报告。这些违法行为,无疑让拆迁中的程序正义多个关节都失守。说其是“行政违法大全”,恐怕并不为过。
而在依法治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成为共识的当下,有关方面在强拆过程中被曝出“行政违法大全”,显然值得警醒。那种种行政违法行为,不只会给行政相对人带来伤害,更会损害行政机关公信力。从法治角度看,所谓的“行政违法大全”,无异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一份负面清单,理应被引以为鉴。
既然涉多重行政违法行为,就该依法追责。去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明确提出,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不认真履行该职责,本地区本部门一年内发生多起重大违法行政案件、造成严重社会后果的,依法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而拆迁过程中的“行政违法大全”,也该作为衡量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并依此启动问责程序,该约谈的约谈,该责令整改的责令整改,该通报批评的通报批评,防止同类行政违法行为在同一部门、同一地区再次发生。
现实地说,在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要完全杜绝行政行为违法还有一定难度,但在明知行政行为违法后仍拒不改正的情形,则必须“零容忍”。此案中法院判决涉事政府应当重新作出新的行政行为,但一直未得以执行。按照新行政诉讼法第96条的规定,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申请予以强制执行,并“向监察机关或者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但走司法程序只是权利救济的最后渠道、法治政府建设的补充,更重要的,是行政机关事前预防、事中审查、事后有错必纠有责必究机制的健全。
对涉事地方政府而言,不能带头不守法,更不可将法院判决当白纸一张。而就法治政府建设来说,也当以“行政违法大全”为戒,遵循“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原则,把行政行为严格收束在法治轨道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7-09952家规上企业 今年规模剑指2000亿元
- 04-27江苏太仓:外资企业加速增资扩产
- 04-01制造业企业对市场发展保持乐观
- 03-08衡阳县:推动企业“智改数转” 赋能企业“智慧升级”
- 02-27 民营企业为汽车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 02-26民营企业总数超2万家 4条产业链规模过百亿元 解码龙口
- 02-21政策“护航”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升温
- 01-09山东博山:开年企业生产忙
- 01-025家科创板IPO医药企业恢复审核
- 12-25经营主体活力持续增强 湖南“四上”企业突破6万家
阅读排行
内容推荐
- 07-09952家规上企业 今年规模剑指2000亿元
- 04-27江苏太仓:外资企业加速增资扩产
- 04-01制造业企业对市场发展保持乐观
- 03-08衡阳县:推动企业“智改数转” 赋能企业“智慧升级”
- 02-27 民营企业为汽车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 02-26民营企业总数超2万家 4条产业链规模过百亿元 解码龙口民营经济
- 02-21政策“护航”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升温
- 01-09山东博山:开年企业生产忙
- 01-025家科创板IPO医药企业恢复审核
- 12-25经营主体活力持续增强 湖南“四上”企业突破6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