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徒区先锋村:领跑新农村的先锋
河道两旁绿意盎然
现代农业基地
本报记者 崔骏 通讯员 陈芳
“您现在的感受是什么?”
“很激动,但也挺平静。这份荣誉属于村党总支全体成员,属于先锋村,属于世业镇,属于丹徒区,更属于镇江市。”
“从北京回来后,您将如何带领村党总支继续今后的发展?”
“当然首先是把大会上的精神传递到村里。无论怎样,先锋村党总支的使命,就是用实实在在的业绩,带领村民们更好更快地步入小康时代,让村民享受更加优质的农村生活。”
这是昨天,远在北京的聂永平,通过电话回答的两句话。作为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先锋村党总支书记,聂永平代表村党总支,在北京接受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表彰。
这是对先锋村党总支这个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极高肯定,是对先锋村多年来发展所取得实绩的认可,更是对先锋村未来发展的激励——从全国千万个农村基层党组织中脱颖而出的先锋村,需要在新时代农村发展的洪流中,继续做领跑的“先锋”。
贫困村的天时地利人和
地处“江中宝岛”世业洲的先锋村,是一个有637户、2150余人的农业村,耕地面积达到3383亩。曾几何时,走着传统农业发展道路的先锋村,也过着“看天吃饭”的日子。这个村级收入从不足5万元的江中乡村,在那个年代有个“三无村”的代号:村里开支没有票子,村委办公没有房子,百姓致富没有路子。
陷入窘境的发展,周边刺耳的声音,让先锋村的村民心里不服气,可嘴上又没法反驳。而在他们中间,有着党员身份的几十位村民,也愈发觉得“再不花大气力做点什么,就有愧于我们党员身份了”。
就在大伙儿踌躇满志时,先锋村的发展迎来了历史性机遇:2005年,润扬大桥建成通车。这座桥对南北的沟通和在世业洲的落地,为先锋村的脱贫,提供了“天时”。
翌年,先锋村村“两委”改选。自此,聂永平的身份,从当地有名的“年收入有几十万”的能人,转变成村党总支书记。这次改选,让村党总支和村委会这两个农村基层发展的“关键部位”,在发展这个明确目标上,集聚了更多的共识。事后,当地人说“那是一次实现‘人和’的改选”。
村域面积3.96平方公里的先锋村,近六成是耕地。如何在有限资源中“腾挪”出发展的空间?农业村的发展方向和路径究竟该如何确定?这些为了实现发展所必须解答的难题,等着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去一一回应。
通过外出学习先进经验、仔细剖析自身优势不足,先锋村选定了一条“让村民不离开自己土地也能获得更多收益”的道路——发展高效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曾经的发展劣势,在观念思维的转变后,成了“地利”。
10年过去了,先锋村还是农业村,可村容村貌、村民生活,却发生质的改变。而这些“质变”,又可以通过所获荣誉的“量变”上看出些许端倪:近几年来,村集体先后获得“市康居示范村”“省级环境整治示范村”“国家级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和谐社区”“市级文明村”“市级廉政文化示范村”“省级五星双型党支部”等荣誉称号;村党总支被市、区、镇同时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村党总支书记聂永平被评为省级“吴仁宝式的优秀村书记”“江苏省劳动模范”。
荣誉背后,还有一组经济统计数据:先锋村村级收入从不足5万元,发展到现如今突破150万元;去年,先锋村人均年收入已达19550元,村经营性纯收入超42万元。
农业村的提档升级之路
黄娟是先锋村村委会副主任。这些年里,她感触最深的,还是人的变化,“尤其是党员‘用行动说话’的习惯养成后,村民的腰包鼓了、心气顺了,村子也和谐了”。
就在10年前,一些村民还对村“两委”改选结果有些担心,“聂书记能力是强,但他能做好村书记吗”。
面对村民们的担忧,聂永平和班子成员选择用行动作答。上任第一个月,他就把“办公室”搬到了田间,开展走访调查,了解每个农户的情况;通过召开党员大会、群众大会、老干部大会,听取各方意见,共同制定创业措施。“村里创业的25万元启动资金,是聂书记拿积蓄垫付的。”黄娟说,“这25万元,后来被看作吹响了先锋村争当发展先锋的集结号。”
新的村“两委”班子成立后,一干人在聂永平的率领下,千方百计找资金、找项目,出谋划策想办法、想对策。在“农业村”基调不变的前提下,村党总支本着“禁止发展工业,大力发展农业”的规划要求,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为前提,大力引进强村富民项目,推动全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发展高效农业项目,增加村集体收入。村里利用沿江滩涂建了1000多亩意杨林,号召农户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动员农民到本村船厂务工。2011年,“四季春高效农业园”、“江鲜养殖观光园”项目落户先锋村,带动周边劳动力就业100多人。村党员率先摸索尝试高效农业,探索建立“支部找出路,党员当大户,群众快致富”的路子。如今,四季春农业园建有连栋大棚5栋,钢架大棚133栋,以赵亚夫“一站一室一基地”为纽带进行全面提升,项目建成每年为先锋村集体收入增值18万元;
通过土地流转,扩大群众收益。2014年,一公司在先锋村流转1076亩的土地项目,125户农户与其签订了土地租赁协议,带动周边劳动力就业100多人,老百姓土地入股,参与受益分红,土地的流转既便于项目落户,又极大地增加了农民收入。很多当年土地流转中的“钉子户”,思想上从一开始因认为“肯定是要吃亏”从而“死活不答应”,到因为“村党总支领导每天来家里做工作、算收益细账”这“才答应的”,直至如今因为“确实比自己种地收入多得多”而“感激党总支和村委会”;
运用现代新媒体,盘活村级资产。先锋村成功引入“亚夫在线”与“苏宁云商”,初步形成“互联网+三农”的经营模式。同时,先锋村利用沿江滩涂建设1000多亩意杨林,号召农户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利用村西滩农户低洼田占补平衡项目建成江鲜养殖观光园,每年增加收入20余万元。
在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中,先锋村不仅找到了平衡点,也找准了快速发展的爆发点。“先锋农业”党建品牌立了起来、传了出去。
生态村的和谐小康基石
作为世业洲的一个村,先锋村和其他村一样,有着突出的自然禀赋资源。但是,经年累月的“抛荒”,让村里道路颠簸、违法建设增多、河道淤塞恶臭……
2009年春节刚过,村委会召开了一次专题会,目标就是彻底改变村容村貌。会上有了一条决定,就是围绕违法建设的问题,全体党员干部分户包干,深入农户家中与他们沟通。
这个决定到了实施的时候,刚花4万多元在河道上建车库的村民王光明很不接受。但是,当引领他们致富的党员们来到跟前晓之以理地说服后,他带头拆除了违建。如今,绿树成荫、花草繁盛的河道两侧,不时出现村民休憩漫步的身影。
在村“两委”班子的领导下,先锋村这几年的面貌“堪比龙须沟的变迁”——
累计投入80万元,使绿化面积达450亩;清除猪圈、草堆400余处,整治清理河道2600多米,改造暗水沟220米,添置垃圾箱245个;建成7500米水泥路,1400米沙石路;改造排灌机站两座,清理淤塞沟渠6000多米,确保农田稳产、高产;投入36万元建起了污水处理池;村里的便民服务中心可帮助农民办养保、医保。
一个有6名村“两委”干部、59名党员的农业村,是什么促使他们在10来年的时间里发生这么多的向好变化?
黄娟觉得,核心是基层党建、关键是服务提升、重点是凝心聚力。
2006年以来,特别是2011年,村“两委”新班子任职以来,始终坚持把党的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来落实。
他们运用远程教育平台,抓好党员教育管理。依托镇江市“法治型、服务型”先进党支部创建活动,开展“学宪法、学党章,讲政治、讲法治,守纪律、守规矩”活动,普及遵法守法理念,弘扬法治文化,将依法治村、从严治党的理念深入人心。
在发展现代农业、创建“先锋农业”品牌中,他们树典型、立标杆,引导村民就业,打造出独树一帜的党建品牌。
在落实“两个责任”上,他们开展党员志愿服务,主动为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献计献策。全村构建起“村党组织+党员中心户+党员”三级联系群众的服务网络,进而强化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牢固树立了党员责任意识。
本版图片由先锋村提供
上一篇:少年儿童成长环境是党的牵挂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7-09952家规上企业 今年规模剑指2000亿元
- 04-27江苏太仓:外资企业加速增资扩产
- 04-01制造业企业对市场发展保持乐观
- 03-08衡阳县:推动企业“智改数转” 赋能企业“智慧升级”
- 02-27 民营企业为汽车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 02-26民营企业总数超2万家 4条产业链规模过百亿元 解码龙口
- 02-21政策“护航”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升温
- 01-09山东博山:开年企业生产忙
- 01-025家科创板IPO医药企业恢复审核
- 12-25经营主体活力持续增强 湖南“四上”企业突破6万家
阅读排行
内容推荐
- 07-09952家规上企业 今年规模剑指2000亿元
- 04-27江苏太仓:外资企业加速增资扩产
- 04-01制造业企业对市场发展保持乐观
- 03-08衡阳县:推动企业“智改数转” 赋能企业“智慧升级”
- 02-27 民营企业为汽车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 02-26民营企业总数超2万家 4条产业链规模过百亿元 解码龙口民营经济
- 02-21政策“护航”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升温
- 01-09山东博山:开年企业生产忙
- 01-025家科创板IPO医药企业恢复审核
- 12-25经营主体活力持续增强 湖南“四上”企业突破6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