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站国学时讯!

夯实法治文化阵地 彰显法治文化特色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内容

夯实法治文化阵地 彰显法治文化特色

时间:2017-08-29 23:58|点击:

  李师傅家在青白江区城厢镇大东街。像往常一样,天蒙蒙亮,他便约上其他退休的老朋友来到该区法治主题公园晨练。沐浴着清晨灿烂的阳光,老李和同伴一边散步,一边品味着广场及周边形态各异、内容丰富的法治元素:法治格言、法治典故、法治浮雕墙、法治名人雕塑,还有学法亭、守法亭……老李细心揣摩的同时还不时与身边的同伴讨论,或是争论、或是笑声,弥漫在公园每个角落。

  这是青白江区法治文化的一个剪影。如今的青白江,法治文化已融入乡村、社区、机关、学校、企业,并渗透进老百姓日常生活中,这正是近年来该区法治文化建设所结出的硕果。

  法治元素

  弥漫法治主题公园

  昨日,记者走进青白江城厢镇“法治主题公园”,随处可以感受到浓浓的法治文化氛围。公园里,广场四周摆放着法治浮雕、法治人物雕像、法治石墩、法治主题雕塑、法治宣传报架和刻有法治名言的书简状石雕等。沿着广场两端的小道走去,竖立在道路两旁的法律常识标语、学法亭、守法亭、调解文化茶园等大量法治元素不断映入眼帘。简洁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画面,讲述着与老百姓日常相关的法律常识,内容涉及群众最关心的醉驾入刑、人民调解、食品安全、拆迁安置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青白江区法治主题公园位于青白江城厢镇大东街,紧邻市民集中居住区。“每天早晚特别是节假日,周边的人们都会来到这里休闲活动,在这种浓厚的氛围中感受法治的正能量。”青白江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年的“12·4”全国法制宣传日,这里还将隆重举行精彩的法治文艺演出,在潜移默化中将公平、正义、权利、和谐等法治理念传播给广大群众,营造崇尚法治精神的浓厚氛围。

  记者了解到,早在“五五”普法期间,青白江区就着手法治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区司法局会同城厢镇利用该公园广场及周边现有设施着手打造法治主题公园,陆续建成一批法治文化基础设施,打造了我市首个法治主题公园,成为城厢镇群众休闲娱乐的场所和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2011年,青白江区法治主题公园荣获“成都市法制宣传文化阵地建设优秀奖”。

  今年,青白江区法治主题公园建设还被市委、市政府纳入为民办实事民生工程目标,通过对法治公园提档升级,青白江区司法局率先在成都各区(市)县中完成市法治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目标任务。

  “法治文化阵地是传播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的重要载体和基础平台。”青白江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川告诉记者,如今,在青白江区,不仅是法治主题公园这样的法治文化基础设施受人关注,诸如法治文化校园、法治文化机关、法治文化广场、法治宣传长廊、法治漫画长廊、乡村法治文化墙、调解文化大院、调解文化茶园、调解文化长廊这样风格各异的法治文化阵地近年来先后建成,让广大市民近距离地感受法治文化、感受法治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在娱乐休闲中培养良好的法治意识。

  部门联动

  完善机制合力推进

  事实上,在青白江区机关、学校、企业、社区、乡村等场所,人们每天也都能感受到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在参观了青白江区法治主题公园后,记者走进青白江区人民检察院,感受这里的机关法治文化建设格局。

  走进青白江检察院二楼大厅,就能看见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展板。记者随后跟随检察院工作人员拾阶而上,分别来到三楼的中国检察制度主题长廊和经典案例主题长廊,并参观了四楼的法律文化长廊,“通过这种方式,让我们的干警体验到厚重的历史传承,进一步坚定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从感性、理性高度统一的基础上领会和把握法律的本质和精神,为深入研究法律制度与理念提供借鉴。”

  五楼是该院领导班子办公点,这里的法治文化长廊则以廉政为主题。记者看到,在电梯口,“清白廉洁,高效服务”八个红色大字在白色墙壁的映衬下十分醒目。长廊正中,则以宋代铁面御史赵抃“一琴一鹤”的故事为蓝本,营造出“对物清廉、对事清明、对人清正”的浓厚氛围。

  “加快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是‘六五’普法的重要任务,青白江区委、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将其作为文化建设和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陈川说,为此,青白江区加大公共财政保障,明确要求该项工作由区司法局牵头,乡镇(街道)和部门配合,按照因地制宜、注重特色的工作思路,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培育与推广并重,努力打造具有青白江特色的法治文化,使之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时代动力。

  “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清泉学校、“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福洪乡杏花村……在青白江区委、区政府领导下,青白江区法治文化在机关、学校、企业、社区、乡村日益浓厚。陈川说,良好局面的形成,离不开青白江区委、区政府对法治青白江建设的高度重视。

  凭着这一优势,青白江区紧密围绕法治文化建设主体,形成了在机制上继续坚持“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工作格局,完善全社会合力推进法治文化工作考核评估制度,特别是要加强工作汇报,强化工作协调,落实经费保障,健全党委中心组学法、领导干部任前法律考试、公务员法律培训考核等制度,合力推进法治文化,进一步发挥基层合力推进法治文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该区法治文化建设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成果丰硕

  法治文化活动常态化

  法制儿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歌、小学生交通法律儿歌……走进青白江区弥牟小学四年级一班,教室后方的法治主题黑板报立即映入记者眼帘。“宁停三分,万勿抢先,遵守纪律,才成方圆。”黑板报上,庄瑞、刘亚男两位同学用五彩斑斓的粉笔写就一首首法治歌谣,生动地表达了他们对法治的理解。

  “我们正在全区组织开展中小学法治黑板报大赛,目前已有130余个法治黑板报作品入选初赛,10月25日公布决赛成绩。”青白江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六五”普法以来,青白江区积极探索法制宣传教育新途径,以推进法治文化为抓手,在强化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的同时,坚持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活动,相继开展了法律知识竞赛、法治文艺汇演、法治书画展览、法治黑板报大赛、法制电影放映、送法治春联进农家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动,做到了法治文化活动常态化,有力地扩大了法治文化的引导力和影响面。

  2011年,青白江区中小学“校园法治文化节”活动,读法治书刊、看法治电影、讲法治故事、唱法治歌曲等系列活动将青少年学法活动推向高潮;2012年,青白江区法治书画作品大赛启动,机关干部、学校师生、企业职工、农民群众,以及聋哑协会残障人士都送来作品参展;不仅如此,青白江区各乡镇(街道)、村(社区)还建立了法治文艺演出小分队,一批生活气息浓郁的法治文艺节目受到群众的喜爱和好评。

  通过法治文化阵地、该区合力出台制度等有效举措,青白江法治文化不断结出丰硕的果实。作为市司法局评选的“全市十佳普法读物”之一,《法治青白江》及时结合全区重要会议和重要活动推出特刊,大力传播中央、省、市领导关于法治建设的声音,不断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实务交流,介绍了一批法治建设理论研究成果,有效展示了当地法治建设推进情况,深受群众喜爱和各方好评。

  而青白江普法网则是青白江区依法治区办主动适应社会变化、利用新媒体加强互动对话的又一重要举措。记者登录青白江普法网看到,网站首页设置了新法传递、普法动态、法治新闻、法律服务、法治大讲堂等19个一级栏目,以及23个二级栏目。全区法治黑板报比赛等活动详情也可通过该网站了解。此外,网站还积极打造了公职人员学法平台和考试系统。数据统计,青白江区普法网开通至今,点击率就超过10万次。

  报纸上有文章,电台里有声音,荧屏上有图像,网站上有信息。如今,青白江法治建设格局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法治文化传播方式,通过快捷的网络普法框架,不仅加强了与群众的网络互动,还传播了法治文化。青白江区“出门学法、抬头见法、办事循法”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青白江司宣 本报记者 黄鹏 朱光泽 文/图

  (原标题:夯实法治文化阵地 彰显法治文化特色)

上一篇:(法治)湖北省地方税务局原党组书记杨天然严重违纪被“双开”

下一篇:人民网评: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新图”

重要申明: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联系QQ:848774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