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站国学时讯!

游仙法院突出“三个引领” 打造法治教育“三个阵地”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内容

游仙法院突出“三个引领” 打造法治教育“三个阵地”

时间:2018-11-17 09:13|点击:

  四川新闻网绵阳11月10日讯(叶佩林)近年来,游仙法院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将法治教育作为实现党建工作提档升级的新引擎和增长极,依托法治教育基地,强力推进“三个阵地”建设。

一、突出创新党建引领,打造法治教育基地核心阵地

一是创新品牌,打造亮点。将法治教育基地打造为党建创新品牌,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省委党校教授参与方案设计,到中国法院博物馆、扬州依法治市办、上海二中院、上海长宁区法院、乐山中院、泸县法院、武侯法院考察学习,充分借鉴先进模式,按照一流标准规划建设。

二是科学分区,突出主题。结合审判大楼布局和群众参观习惯,将基地划分为专题展区、主题展区、学术报告区、学术交流区四大区域。专题展区突出对大政方针、党内制度、组织生活、主题活动的专题教育。主题展区全面展示古今中外法律演变过程、法律法规适用,深刻阐述国家法治化进程取得的辉煌成就。学术报告区用于开展学术报告、法治讲堂等专题辅导活动。学术交流区配置阅读、休闲、试听、品茗等功能,可进行深度学术交流、探讨。

三是智慧特色,自成一体。作为核心展区,主题展区分为法治世界、法治中国、法治四川、法治游仙、法治与人、体验空间、法治未来七大板块。法治世界通过浮雕形式生动展示世界法律起源;法治中国通过真实案例展示立法、执法、司法、反腐等内容;法治四川和法治游仙通过全景数字看法、图文展示等展示四川模式和游仙模式;法治与人和体验空间通过参与案例等模式增强体验感和与法治的互动性;法治未来通过浮雕表达对未来法治世界的美好畅想。七大板块相对独立又环环相扣、自成一体,智慧特色突出,除传统模式外大量运用触控桌、多媒体影妆、虚拟主持人、互动演示、场景体验、救济迷宫游戏等科技手段,既有图文阐释,又有声光电模拟;既有轻松欣赏,也有竞赛参与体验;既可领略法治发展变迁,又能参与身边法治事件处置,使参观者接受一场系统的法治教育。

四是延伸功能,因材施教。结合参观人群自身特点和对法治教育的不同需求,突出讲解重点,量身定制专题辅导,实现多层次、多维度法治教育。普通群众可通过“一生之法”了解不同年龄所涉及的法律法规,自觉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纠纷。青少年通过了解法治进程,从小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领导干部和执法主体通过参与互动演练,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推动发展的能力,增强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理念。自2017年11月开馆以来,中国社科院、昆明市依法治市办、依法治省办、省高院、市文明办、区委党校、游仙区党政干部等1200余人次进行了参观交流,定制专家讲坛、学术论坛、庭审教育14场,赠阅法律书籍2000余本。

二、突出示范党建引领,打造法治教育前沿阵地

一是党员带头,示范带动。打铁还需自身硬,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着力丰富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廉政短信等形式。加强党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每日推送“党史上的今天”学习内容,组织开展重温入党誓词、赠阅党章活动,党员法官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带头攻坚基本解决执行难、信访积案化解,通过风险提示、判后释疑、法律释明等方式向当事人和群众开展法治教育。

二是延伸触角,精准普法。组建党员巡回法庭开展精准普法,选取土地补偿、相邻权、抚养、赡养等案件到乡镇巡回审判11次,选取毒品犯罪、校园伤害等案件到学校巡回审判2次,选取物业纠纷案件到物业小区巡回审判2次,选取破坏环境资源案件到案发地巡回审判1次,以案释法开展法治教育,受众人数3000余人。15名法官担任新华戒毒所法制辅导员,对戒毒人员开展心理疏导和法治帮教。10名法官担任10所学校兼职法制副校长,开展法制讲座、模拟法庭、赠阅法律书籍等活动26次。

三是服务群众,深度融合。将法治教育与联系服务群众深度融合,坚持精准脱贫、意识先行,在帮助贫困村解决发展困难的同时,举办政策宣讲、诉讼指引、法律讲座等专题党课学习11次,促进由被动脱贫向主动致富转变,帮扶村已于2017年底成功脱贫。在党员“双报到”中融入法治教育,为社区党建阵地增加5处法治元素,结合社区群众需求开展法治教育专场4次。

四是创新载体,彰显特色。大兴文化建院之风,将法院文化分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党建文化、廉政文化、法院历史、干警风采6个部分,通过厚重的法院文化彰显法治教育的历史变革和时代特色。将法治教育与党建活动紧密集合,开设“法治影院”党课课堂,通过精品法治节目潜移默化进行法治教育,荣获全市法院文艺汇演一等奖、游仙区春节文艺调研精品节目奖、法治文化下乡优秀节目奖。

三、突出智慧党建引领,打造法治教育新媒体阵地

一是深化公开,良性互动。将庭审公开作为法治教育重要载体,通过互联网直播庭审152件,公布裁判文书7000余份,网络点击观看超过70万人次,网友评论留言2000余条,形成良性互动。邀请代表、委员评查庭审22件,让监督者在监督中接受法治教育。

二是构建平台,强势发声。充分运用信息化建设成果搭建“3211”自媒体平台,通过法院网站、法院微博、法院微信公众号3个基础平台发布法治信息500余条,通过微信群、QQ群2个支撑平台组织专题学习讨论6次,推送法治信息、学习心得、讨论发言700余条,通过法院手机报1个拓展平台推送信息5000余人次,创办《游仙审判》1个线下延伸平台,向代表、委员、服务群众赠阅300余本,把握法治教育主动权。

三是拓展渠道,全面覆盖。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媒体关系,进一步畅通与传统媒体、新媒体工作衔接,工作经验和典型案例被《人民日报》《人民法院报》《四川日报》《成都商报》刊发,参与录制绵阳电视台《案与法》、交通广播《法在身边》《阳光庭审》,法治教育实现中央、省、市、区四级全覆盖、无死角。

四是特色创新,扩大影响。立足创新党建、服务审判,拍摄首部执行微电影《无处可逃》,通过百度、搜狐、优酷等网站点击观看人数超过60万人次,城区50余块新媒体客户端滚动播放,引发广泛关注,为诚信社会建设注入法院力量。该片被中央网信办和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网络宣传优秀成果奖、被中央政法委和中央综治委评为全国第三届平安中国微电影微视频微动漫比赛优秀微电影奖。

经过富有成效的法治宣传教育,游仙法院党建以点带面实现整体提档升级,法院各项工作均实现新的发展,2016年以来受到上级表彰的先进集体69个、先进个人84人次,被省文明委授予四川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被市委表彰为绵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被省高院表彰为新闻舆论工作先进单位,被区委表彰为共产党员示范团队、创新担当特别贡献先进单位,被区委及区直机关工委多次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作为全区唯一单位申报全省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并于5月参加省委政法委党建工作调研座谈会。

下一步,游仙法院将以此次会以为契机,认真学习兄弟法院先进经验,进一步发挥党建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切实推进党建工作和司法工作深入融合,为促进审判执行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组织保障,为全市法院党建工作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本网绵阳热线:0816—2261320)

上一篇:司法部部长傅政华:为民营企业提供法治保障

下一篇:涵养全社会的法治意识(人民观点)

重要申明: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联系QQ:848774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