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站国学时讯!

法治湖北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内容

法治湖北

时间:2018-11-23 21:36|点击:

   

法治湖北

 图为熊少雄(左)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徐家棚街秦臻路社区服务中心与社区民警何富义交流。何正鑫/摄

    法制网记者 刘志月

    《法制与新闻》见习记者 何正鑫

    “比到律所上班准时多了!”

    8时20分,律师熊少雄准时出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徐家棚街秦臻路社区服务中心门前。

    7点出门、8点半之前到社区,是熊少雄每周四雷打不动的行程。

    今年是熊少雄担任社区律师的第6个年头。2012年,湖北省武汉市在中心城区启动“社区律师”试点,熊少雄是首批受聘社区律师之一。

    熊少雄很看重社区律师这份相当于“义务”的工作。“能运用专业知识帮群众解纷止争、参与社区治理,同时还能不断提升自我。”他说。

    秦臻路社区居委会服务中心设有社区律师的专属“工位”。熊少雄把包里的水杯、记录本往桌上一放,正式开始一天的工作。

    见老熊来,秦臻路社区居委会主任周杏芳很高兴。

    秦臻路社区是武汉市武昌区面临拆迁的典型老旧社区之一,2015年由秦臻、长轮、赵家敦等几个社区整合而来,辖区居民4500余户。

    这几年,为了给居民进行普法宣传、调解矛盾纠纷等,秦臻路社区律师和徐家棚街司法所可没少下功夫。

    “有时邻里产生纠纷,我们做工作可能不管用,社区律师从法律层面一解释,大伙儿就信服了。”周杏芳说。

    由于天气寒冷,前来咨询的居民不多。10时许,熊少雄决定出门“找事儿”。临行前,他特地将值班桌上公示有自己姓名及电话的提示签放到了显眼位置。

    掏出手机打了个电话,熊少雄带着记者来到距社区服务中心不远处的居民老周家门前。

    几分钟后,老周哈着热气赶了回来,一边掏出钥匙准备开门一边解释道:“有个朋友在负责拆迁工作,叫我过去帮忙了。”

    老周是熊少雄在社区值班时认识的熟人,常到社区服务中心咨询法律问题。不久前不慎出了交通事故,老周特地向熊少雄电话咨询过。

    说起上次问过的交通事故处理情况,老周告诉熊少雄已经依法处理好了。

    闻此,熊少雄才放下心来。临别时,他还不忘嘱咐老周搞拆迁工作得依法依规。

    “这我知道,都是有法律政策的,每户多少人、面积怎么算、补偿怎么给都规定得清清楚楚。”面对熊少雄的“唠叨”,老周嘿嘿一笑。

    老周的转变,是居民法治意识提升的表现。

    做社区律师久了,熊少雄发现居民法律需求也开始有了新变化,财产赠予、继承、赡养、投资理财等成为居民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以前居民希望我们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现在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很多人来咨询法律问题时除了想知道应该怎么做,还会主动了解背后的缘由,有的居民还主动在网上下载好法律条文后带过来。”熊少雄说。

    刚同老周交代完毕,熊少雄又碰到社区民警何富义。此前,熊少雄在徐家棚街长轮社区值班时,何富义是那里的“片警”。

    “老搭档”再次搭伙,熊少雄特地拉着何富义回到秦臻社区服务中心,送上自己亲笔签名的新书《法庭争锋》。

    “老何基本上天天在社区,有啥疑难杂症也多会打电话给我问问有关法律问题,这次送他书,是想他得空看看,也有助于他日常工作中依法依规处理有关矛盾纠纷。”熊少雄说。

    熊少雄的想法,武昌区司法局徐家棚街司法所所长苏振峰很赞同。

    “社区是距离居民最近的地方,律师利用专业知识深入社区开展法律咨询、法律讲座、帮助调解矛盾纠纷等,群众信服,也给司法所减了压。”苏振峰说。

    熊少雄笑言,到社区值班基本算是“义务”的,不过他也有“私心”——在社区调查走访了解的情况,有助于其作为武汉市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

    针对社区反映的露天垃圾堆积、门前“三包”成标语、垃圾桶脏乱等问题,熊少雄提交了《关于持之以恒抓好文明城市工作巩固文明城市成果的建议》的提案。

    针对居民反映的老旧小区雨、污分流工程建设不规范问题,熊少雄提交了《对社区雨、污分流工程应加强监理和验收》的提案。

    此外,熊少雄还先后反映了严厉整治不良投资咨询公司、设立“老楼房渗水漏水维修专项基金”等诸多社情民意。

    一上午的值班很快过去,12时许,熊少雄按照“惯例”驱车40多分钟回家吃午饭。(完)

    法制网武汉2月2日讯

    记者手记

    中等身材,一副眼镜、一个公文包,配上花白短发。初识熊少雄,第一印象是儒雅。与影视剧中那个带着假发、穿着律师袍,只出现于法庭或高档写字楼的律师形象不同,扎根社区、同居民打成一片的熊少雄更接地气。作为武汉市首批受聘社区律师,近6年来,每周一次的“社区行”成了熊少雄忙碌行程里的不变元素。

    如今,越来越多的熊少雄们,上接天线,下接地气,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武汉社区基层治理工作注入了一针法治强心剂,让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为法治中国建设在基层落地生根默默奉献着。(完)

上一篇:一位代表的法治人生

下一篇: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

重要申明: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联系QQ:848774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