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站国学时讯!

放过成都,你不需要那么多国际车展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内容

放过成都,你不需要那么多国际车展

时间:2017-08-27 10:54|点击:

放过成都,你不需要那么多国际车展

文|Karakush

图|网络

今天是第20届成都国际车展的媒体日。不过按照去年的尿性,成都车展的媒体日并不会那么泾渭分明,当天下午必定将有大批吃瓜群众鱼贯而入,一番望闻问切之后就爽快地拍付定单。

和其他车展上,群众必须从黄牛渠道倒手一张二手媒体证方可入场的流程不同,你可以直接买到正经贩售的媒体日门票,淘宝明码实价82元,只比后几日的普通观众日贵个二三十块钱。

而成都车展从不掩饰它实则卖车的初心与决心。

就在媒体日前一天,微博上关于“成都车展”最热的post,既不是任何一个媒体的“秘密”探馆,也不是任何一个厂商的高价投放,而是一条经销商团队饮血备战的微博:

放过成都,你不需要那么多国际车展

尽管评论里大都在歪楼担心如何防治禽流感……但是这个架势,仍以一个清奇的角度反映出成都经销商对待成都车展的仪式感与重视程度,远超过到此火锅游的旅人。后者既包括了明显减少了在此推出重磅新车和品牌投入的厂商们,还有因此失去了报道动力的老湿们。

他们的车展情绪,往往始于落地双流的定位,高潮于纵情前夜的小酒杯,让道于不肖半天功夫就热火朝天的买卖吆喝。

这就更加肯定了业内一直以来对成都车展的定位——和北上广并称国内四大A类国际车展的成都车展,其实远没有那么国际,它仍旧是一个区域性的展销会,更是淡季之后金九银十的发令枪。

然而又不同于同样贴标“展销”的次级地方性车展,成都车展是国内销量最大的车展。不过出于一个国际车展的基本修养考虑,一直都有呼声希望成都车展能逐渐摆脱卖车标签,向北上广看齐,出落得更加高大上。

放过成都,你不需要那么多国际车展

从农村集市卖成国际展销会

过去20年,“国际化”是成都车展野蛮生长的独木桥。

第一届成都车展,是在1998年。想来当时全中国就没有什么汽车品牌,除了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绝大多数合资品牌还没成型;更不用提自主:1998年的长城还在卖皮卡,长安还在做小面,吉利适才进入汽车行业一年,第一辆吉利汽车刚刚下线……

真正过来参展的,绝大多数都是成都当地的经销商,带着少量的进口车,加起来一共就几十个品牌。临近开展,仍旧乏善可陈,毫无亮点,愁煞了的主办方不得不临时从美国买回来一辆加长型的林肯大白鲨镇场。

放过成都,你不需要那么多国际车展

根据那一年刚刚大学毕业就到车展工作的提拉米苏小姐回忆,这些经销商的审美大致决定了那届车展的基本风貌。展位都由经销商们自己动手布置,地上铺一块地毯,背后贴一个布景,高级些的才会想到搭架子的巧思,整体的执行成本不会超过2万块钱,最终的呈现效果俨然像一场山寨走了形的汽车“农村集市”。

然而即便简陋如斯,仍旧是吸引了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来看热闹的,当时不少成都人已经接受了私家车的概念,只是苦于囊中羞涩,仅仅萌生了赚钱买车的美好愿望。那两三年,如果能拥有一辆桑塔纳2000,或者之后的别克君越,都是混得不错的小老板了。

谈不上大红大紫、但一直熙熙攘攘的成都车展,直到2005年出现了一个重要拐点。那一年,成都车展的举办会场,从沙湾老会展中心迁到了现在的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成都当地一位从第一届起就参展的经销商老兵告诉我们,这是20年来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改变,成都车展一下子不一样了。

2005年之前,陆续不少外资品牌的进入,也着实让成都车展在颜值上提高了不少。他们引进了专业的布展供应商,直接颠覆了手工作坊式的简陋粗糙。但由于面积限制,以前的老会馆有时候连展厅都进不去。

而更换场地以后,超过6万平米的展厅瞬间使得整体形象逐渐向国际化的车展靠拢。而到了2006年,主办方又开始和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合作,让成都车展在硬件和配套的国际化程度,再升了一个档次。然而,迄今为止成都车展所有的“国际化”要素,都是通过硬件条件的大跨步改善得来的。

放过成都,你不需要那么多国际车展

成都人如何撑起这个市场?

至于软件,倒一直没怎么变化。可以说,成都车展的崛起就是依托于成都人自我奋斗出来的消费水平。到2017年7月底,成都小型汽车保有量达到了432万辆,是北京之后国内汽车保有量第二大的城市。

不止一个人告诉我,成都人的买车逻辑是这样的:我赚了5万,那就花3-4万买车;我赚了50万,就能花上30万。他们的消费理念大大早熟于消费能力,不会特别在乎买到手什么品牌、什么档次,有多少钱就买多少钱的车。比如90年代,长安一辆小面也得5万块钱,一年竟然能在成都卖出一千辆。

但是执拗起来,却又是丧心病狂。比如2003年前后,一辆马自达福美来得16万,最火的时候车主都宁愿放弃自己的吹毛求疵——白色没有?那银色也成。最疯狂的当属当年的本田雅阁,加价5万方可到手,成都人眼睛都不眨。

至于买起豪车来,就更夸张了。2007年成都劳斯莱斯三和店开业半年售出7辆,让劳斯莱斯大感意外;而更令人惊讶的是,当第8辆劳斯莱斯即将到货时,竟有8个人在抢。

而到了2014年的成都车展,一辆价值超过3000万元的“超跑之王”赛麟S7,被神秘买家出手购走。这款车曾登上美国《福布斯》世界最贵汽车榜首,可以说成就了车展历史上的成交记录。

放过成都,你不需要那么多国际车展

成都或许终将过去

至于成都人为什么乐意这么花钱在车上,有很多种都市传说。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似乎是他们不在乎买房的,所解放出来的原始资本足够他们在天府之国自得其乐。当魔都和帝都的住宅区鄙视链风行那会儿,成都人其实也效法造过一篇,以高新南区金融城为制高点,依次鄙视之后的其他地区,然而并没有引起特别多的共鸣。

不过最近听说,成都的房价正在飞涨。或许过不多久,成都的房产也将像北上广那样,成为一种硬通货。在那样的居住成本下,年轻人需要担心未来,中年人需要担心下一代。

或许届时,不再闲适的成都人才会回归我们购车的常理,会像一个国际化都市那样不再纵情“如果没有明天”的消费狂欢,才有可能看到一个成熟如北上广的车展。只不过那样,我们不过就是多了一个国际化大都市,而少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成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上一篇:(国际)安哥拉执政党在大选中胜出 该党候选人当选总统

下一篇:第十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162幅(组)作品入展

重要申明: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联系QQ:848774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