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站国学时讯!

“慧识教育”培养“六好”新公民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内容

“慧识教育”培养“六好”新公民

时间:2016-05-14 04:38|点击:

  《外来务工子女新公民教育的操作模式研究》,是白云初中的精品课题。2015年下学期获得金华市课题评比一等奖、浙江省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这是“金华市精品德育培育工程”,也是金华市初中段学校唯一一个被推至省参评的课题。

  2012年起,白云初中逐步开始德育体系的研究与构建的探索。鉴于外来民工子女占大多数的生源现实,该校提出了构建大德育体系的设想。“白云初中的德育教育紧紧围绕‘慧识教育’这条德育红线开展。”白云初中校长徐海金说。

  “1618”新公民教育模式

  针对生源现状,学校将“慧识教育”作为该校德育的核心理念。“人人拥有一双‘慧眼’,个个怀有一颗“慧心”;以智慧认识自我,以智慧赏识他人,以慧心关爱学生”,这便是白云初中“慧识教育”核心理念。

  徐海金说,“慧识教育”就是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与学习、生活习惯,实现德育全程化、常态化,培养“守规好”“礼仪好”“孝感好”“诚信好”“责任好”“奉献好”的“六好”新公民。具体来说,就是以“一个主题”“六大板块”“十八项载体”的1618新公民教育模式。

  对老师而言,“慧识教育”就是要让每一位老师有一双慧眼,去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有些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在卫生保洁方面,脏活累活抢着做,校园拔草、大扫除等活动总少不了他们的身影。“在班上,我对这样的同学总是适时适度表扬,同时号召其他同学都向他们学习”。该校德育老师徐丹莉说,“这不仅极大地激发了这些同学的自信心,而且让班里的同学有了学习的榜样。”

  每个学期,白云初中都会开展学生道德模范评比活动,对照“六好”小公民的要求,评选出学校十佳美德好少年。

  家校合作,德育更具实效性

  “平时都在工厂里干活儿,没有什么时间陪孩子,是学校给了我们交流的机会。”马杨斌作为学生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了学校举办的“琴声叮咚,走进经典”艺术节活动中,在艺术节中,马杨斌聆听了学生美妙的十指艺术;在“品合唱艺术悟和谐魅力”活动中,他被邀参加了学校的合唱音乐欣赏会,与孩子一起放声歌唱。

  类似于这样的家校合作形式,白云初中还有许多。家长会,校讯通、问卷调查、微信群、家访,点面结合,途径多样,丰富了德育载体。

  徐海金说,家庭是学生生活、成长的基本环境,家庭环境、家庭成员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因此,在道德实践活动的开展中,构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使道德教育更具实效性。

  白云初中还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德育活动,如重阳节开展了“孝亲敬老周”的活动,通过观看于丹《论语心得》中的孝敬篇,学习如何孝敬长辈;此后各班用传统故事、辩论赛、交流会等活动体会长辈的恩情以及感恩长辈的重要性;在一周的时间内,队员主动完成孝亲敬老“三个一”,即给长辈写一段话,陪长辈聊一次天,为长辈做一件事,实践感恩。(记者陈启宇)

上一篇:从严从实开展学习教育

下一篇:增强教育软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重要申明: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联系QQ:848774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