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站国学时讯!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重温湖州党史有感(1)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内容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重温湖州党史有感(1)

时间:2016-06-20 09:42|点击: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的历史的总结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湖州党史是中共党史的组成部分,同样蕴藏着党在革命时期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重温湖州地方党组织的光辉历程,发掘和学习革命先辈的思想情操,有助于我们不断弘扬党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凝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

一、历史文明的积淀

任何地方都有其历史的渊源,并深刻影响着这个地方历史的进程。湖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目前考古发现来看,安吉上马坎遗址和长兴七里亭遗址分别距今80万年和100万年。公元前248年,楚春申君黄歇在湖州筑城,以泽多菰草而名“菰城”。这就是湖州建城的起源和最早的名称。

不记得是哪篇古文的描述,它以“菰草弥望”来形容远古的湖州,向人们展现了人迹稀少时期湖州的自然风貌――山峦起伏,河港纵横,芦苇摇曳,菰草弥望。那个特定时期的原始画面感很强,山水清远,宁静美丽,迷人可爱。

不惟如此,从古到今,没有比丝绸、茶叶、瓷器更能够代表中国文化了。而这三大文化元素都与湖州有着密切的关系。湖州钱山漾遗址出土的绢丝残片,证明这里是世界丝绸之源;茶圣陆羽在湖州长期滞留,撰写了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在德清发现的先秦时期原始瓷窑址群,被故宫博物院等众多专家公认为瓷之源。正是在这三大文化元素的氤氲中,勤劳智慧的湖州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成就了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湖笔之都的美誉,并带着千百年来积淀的深厚文化底蕴,走向近现代。

近代以后,我们悠久而古老的国家倍受西方列强欺凌,泱泱大国受尽屈辱。同时,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下,中国早期民族工商业开始蹒跚起步。湖州以丝绸之阜、交通之利,成为江南星罗棋布的工商业城市之一。

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和北伐大革命的风暴,深深影响了湖州。湖州的先进知识分子和广大民众开始觉醒,并在1927年4月下旬建立了湖州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湖州支部。湖州党组织从创立到1949年4月28日湖州解放,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为反抗黑暗统治和外敌侵略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斗争,最终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二、艰苦卓绝的历程

中共湖州党组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时22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最后在解放大军的隆隆炮声中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在漫长而艰难困苦的斗争中,既为中国革命作出了贡献和牺牲,也为党和人民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湖州建立党组织并不算早,但时间特别有意义。她不是随着中共党组织的创建而创建的,也不是在席卷南部中国的北伐革命大潮中产生的,而是在1927年国民党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诞生的。当蒋介石把屠刀挥向昔日的盟友共产党人的时候,湖州的进步青年终于看清了蒋介石的本来面目,由对国民党的怀疑、失望,转而倾向、加入共产党。于是,在白色恐怖的血雨腥风中,湖州各地党组织先后建立。此后,湖州党组织经历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初步发展和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发展,也经历了1927年底至1930年11月县委的2次解体、3次遭破坏,还有1942年皖南事变后的严重挫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低谷。但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湖州党组织顽强奋斗,愈挫愈勇,浴火而重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湖州党史,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湖州历史上就是党在浙北和浙西地区领导革命斗争的中心。1929年6月建立的湖州中心县委,是当时省委屡遭破坏后党中央明确负责浙江工作的6个中心县(市)委之一,直接归属中央领导,具体负责对湖州地区各县党组织的联系和指导。1939年2月在安吉成立的浙西特委和1941年2月在吴兴成立的浙西北特委,都是抗战时期党在浙北、浙西和苏南部分地区的最高领导机构。1943年11月,新四军挺进苏浙皖边后,相继开辟郎(溪)广(德)长(兴)抗日根据地和浙西抗日根据地,最后形成苏浙皖抗日根据地,是党领导的全国21个抗日根据地之一。在粟裕的领导下,新四军苏浙军区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对日伪顽战斗的辉煌胜利,解放了包括长兴、安吉、德清、武康在内的12座县城,苏浙皖解放区人口扩大到370万人。

湖州自古人杰地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同样英雄辈出,群星闪耀。党的创建时期,有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钱玄同、沈尹默。全国抗日民主运动中,有“一二・九”运动的形象代表陆璀。他们同为湖州人,都是那个时代的先锋。在开国将军中,既有湖州籍的姚醒吾少将,也有长期在湖州地区从事军事斗争的彭林中将,更有从新四军苏浙军区这个英雄群体成长起来的百战将军52位,其中大将1人、上将2人、中将5人、少将44人。许多曾经在湖州工作和战斗过的同志,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陆续走上省部级领导岗位,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力量。为着新中国的建立,难以计数的革命先烈献出了生命,其中有县委书记一级的7人,湖州籍党员共31人。

三、精神财富的汲取

上一篇:一建通过率最高的培训学校锦途教育

下一篇:欧盟教育交流项目在青海落地

重要申明: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联系QQ:848774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