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站国学时讯!

打造12年一贯基础教育质量链 全市名师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内容

打造12年一贯基础教育质量链 全市名师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时间:2016-07-05 11:17|点击:

徐砺寒在上学路上资料图片

徐砺寒在上学路上资料图片

  今年,扬州的高考刷新了一个又一个历史的新纪录。除了扬州莘莘学子拼搏努力,市教育部门的保驾护航也功不可没。高考成绩不是一天两天考出来的,更不是“碰运气”。早在学生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后,教育部门就已经拉动引擎,为他们走向成功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学校

  精致管理,打造“育人摇篮”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高考的成功,也需要全市上下所有学校齐心协力,为学生开辟通往成功的“快车道”。

  记者从市教育局基教处获悉,从2005年开始,市教育部门就大力推进学校精致管理工作。11年来,每年通过常规管理“百校行”,随机检查全市中小学(幼儿园)300多所,对学校日常管理行为进行原生态记录,并在每年全市精致管理现场推进会上对相关学校行为进行曝光,情节严重的还要在全市通报批评。通过十多年的努力,目前全市学校日常管理基本规范,有力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学质量保障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但学校要教给学生的,还要有思想和道德的不断提升。近年来,通过全市德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我市先后涌现出“诚信中学生”徐砺寒等一大批品德优异的学生。

  教学

  12年一贯的基础教育质量链

  好的成绩离不开学校培养,更离不开对教学和教育的研究。市教科院副院长昌明告诉记者,我市教育部门注重全程质量链的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努力构建12年一贯的基础教育质量链。目前,我市已经形成了质量链监测的基本架构。

  尖子生培养也是教学的重要目标。扬州是如何关注尖子生培养的呢?

  “一是关注教练员的培训,聘请了国内顶级的奥赛专家对老师进行有效指导,提高我们的教练员指导水平;二是以全面推进阅读工程等项目,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三是以校本教研为平台,构建"老七所"尖子生的交流平台,探索尖子生培养途径;四是以学科教研为平台,研究尖子生的培养途径和方法;五是在质量监测过程中,关注尖子生发展质态,并与先进地区进行比较,学习先进经验。”相关负责人介绍。

  师资

  全市名师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先进的教学理念、一流的设施硬件,这都为学生的成才提供了保障。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因素至关重要——那就是师资。

  “主要经验做法可总结为"投入大、活动多、成体系"。”市教育局师资处负责人表示,市、县两级政府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加大队伍经费投入,市政府创新开评市级特级教师,每人每年5000元津贴,每年仅市直学校发放各类骨干教师津贴就达80余万元……这些,都为扬州教育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据悉,我市申报的“54321”(五大团队、四大平台、三考制度、双百千万、一条主线)教育人才打造模式,获得市委市政府创新创优奖。

  采访中,我市师资建设也传来捷报。今年,我市20人又入选省特级教师,数量占比位居全省前列。

  健康

  学生体质、心理素质不放松

  要有好的成绩,更要有“健康第一”的发展理念。对此,市教育部门对此作了大量工作。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杨广斌介绍,我市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一是抓课程,保障学生每天活动一小时;二是抓特色,深入实施体艺“2+1”工程,让全体学生人人掌握两项终身进行的体育锻炼的技能,拥有一项体育特长,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三是抓活动,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连续多年举办全市中小学生阳光体育比赛,更连续多年开展中小学生冬季跑操运动,连续多年推进大课间活动。这些举措,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既重视成绩、又重视健康的习惯养成。

  强大的心理素质也是学生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因素。记者了解到,我市各学校特别是高中学校都认真上好每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培养学生不怕苦、不畏难、耐挫折、永葆激情等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各校也认真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及时发现问题学生,及时科学进行干预。近年来,我市高中无一例学生因心理问题导致的不良事件。 记者 邵伟

上一篇:北大每年培训上百名中学教师

下一篇:[收购]银润投资:关于收购学大教育集团暨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告

重要申明: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联系QQ:848774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