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年时间打造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品牌
近日,记者从湛江市教育局获悉,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湛江市精神文明建设,打造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品牌,该局联合岭南师范学院制定了《湛江市“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项目实施方案》,拟用3年时间在我市中小学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项目,主要内容包括编写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培训一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教师、组织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精神和文化底蕴的积蓄和传承,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项目是我市加强高校与地方合作的重点项目之一,对提升全市中小学生人文素质,深化学校文化内涵,创新学校德育模式,推进湛江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具有重要意义。
目标
创新校地合作载体和探索德育工作模式
据了解,“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项目是创新校地合作,优化中小学德育教育模式以及德育教师培训模式的一个重要探索。工作重点是通过对相关老师的培训,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模式,改变现有的重知识传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状,使优秀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同时,通过探索德育工作模式,打造湛江基础教育新的亮点,增强湛江基础教育的辐射与示范效应。
培养一批具备良好国学素养的国学教师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导向性和育人性已逐渐为社会各界人士认可、赞同,当前问题的关键是缺乏家庭教育(延续性教育)和学校教师教育(社会规范式教育)这两个推手的跟进。目前,我市中小学校中真正具备良好国学素养并能够进行国学教学的教师非常紧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项目重点就是在三年内对一定量的中小学语文、德育等科目的教师进行国学培训,使他们能够承担所在学校的国学教学任务。
在此基础上,把优秀传统文化培训延伸到其他科目教师甚至延伸到学生家长。从师资队伍、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材及教育效果等方面全面提升国学教育,真正做到传统文化在校园、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提升我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内涵和教育核心竞争力
“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塑造、无声的熏陶和感染。”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本质应是“国学立校园”,以忧患和责任意识推动塑造灵魂的美德教育,将被现实摧残得支离破碎的文化记忆重新弥合起来,铸造学校的时代国学之魂。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让优秀传统文化时时充满校园、处处体现为育人,从而提升湛江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内涵和教育核心竞争力。
计划
用三年时间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项目一方面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另一方面也是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优化校园德育文化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根据项目实施方案,第一年工作计划及重点是调研湛江市各中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了解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教育的内容、方法、教材情况,掌握中小学校国学教师的知识理论水平,收集各中小学校老师对于国学教育的意义和建议,召开调研座谈会、学术研讨会,外出参观考察国内外关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课堂的情况。通过调研、研讨、参观考察,制订出湛江市中小学各阶段国学教育的计划,确立优秀传统文化实验学校或试点学校,以点带面,并组织实施中小学国学教师培训。
第二年工作计划及重点是组成小学低年级组和高年级组、初中组、高中组四个层次的教材编写专家小组,各位专家、学者根据调研、研讨、考察的结论,着手编写中小学各个层次的优秀传统文化读本(试用版),在湛江市各县区举办国学经典朗诵会,加大宣传力度。培训各层次的国学教师,在各中小学试行,组织专家、学者听课、调研、研讨,反馈试行效果,并进一步完善教材内容及国学教师培训方案。
第三年工作计划及重点是完成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读本的编写、出版工作,根据完善后的国学教师培训方案进行培训,再由参加培训的骨干老师培训其他教师,形成梯队效应;由各学校国学教师开展各级各类家长培训工作,提高家长国学水平,形成家校联动机制。初步形成湛江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品牌,全市推广并形成辐射效应,扩大湛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力。
措施
编写传统文化读本、培训国学教师和开展实践活动
据介绍,优秀传统文化读本拟分为小学低年级版、小学高年级版、初中版、高中版4个版本。小学版主要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初中版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高中版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培养一批优秀的国学教师,通过国学知识的培训,使中小学校的教师国学素养有一个全新的提升,提高他们的国学辨识能力和阐释水平,使之真正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组织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本,结合核心价值观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以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爱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通过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培养中小学校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同时,促使中小学校学生掌握必备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并能运用到学习生活中。
记者卓文秀 通讯员李芳华 许晶盈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7-21闵行企业上央视啦!AI+照明=情绪价值拉满
- 05-08送法进企业 护航促发展
- 03-19让更多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 03-132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创近四年新高
- 01-19企业“出题”高校“答题”,拓展高质量校地合作
- 01-08需求大增!企业开3倍工资留人
- 10-17加快打造科技型企业 推动建设科技强国
- 08-21宝山区这两家企业荣登“中国ESG上市公司长三角先锋50”
- 08-20以数智革新驱动企业高效转型
- 08-08163家公司公布半年报 27家业绩增幅翻倍
阅读排行
内容推荐
- 07-21闵行企业上央视啦!AI+照明=情绪价值拉满
- 05-08送法进企业 护航促发展
- 03-19让更多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 03-132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创近四年新高
- 01-19企业“出题”高校“答题”,拓展高质量校地合作
- 01-08需求大增!企业开3倍工资留人
- 10-17加快打造科技型企业 推动建设科技强国
- 08-21宝山区这两家企业荣登“中国ESG上市公司长三角先锋50”
- 08-20以数智革新驱动企业高效转型
- 08-08163家公司公布半年报 27家业绩增幅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