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站国学时讯!

《中国教育报》“把专业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内容

《中国教育报》“把专业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

时间:2017-08-15 21:01|点击:

《中国教育报》 2017年08月08日 第02版

  弘扬传统文化,美化乡村面貌,开展科技服务……暑假期间,各高校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既锻炼了自己,也服务了社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组织了516支社会实践服务团队5200余名师生奔赴内蒙古、宁夏、青海、甘肃、陕西、四川、贵州、云南、山西等20多个省份,开展科技支农、文化宣传、教育帮扶、环境保护、社会调研、扶老济困等实践服务。

  暑假期间,西北农林科大社会实践服务团队将围绕“迎接十九大”“脱贫攻坚”“一带一路”等主题开展4个专项实践活动,其中,400余名青年学生赴井冈山、延安、西柏坡、遵义等革命基地开展红色寻访,重温红色历史;29支团队分赴秦巴山区29个县开展调研,全面了解当地精准扶贫政策实施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脱贫服务;5支团队60名师生前往定点扶贫单位开展科技支农、义务支教、普法宣传等志愿服务;25支团队300名师生发挥学科优势,开展丝路沿线地区教育现状调研、历史经验考察、多元文化研究、生态环境保护等活动。另外,学校还选派了52名大学生赴中央部委、陕西省政府等政府机关开展暑期见习活动;43名大学生到陕西省百强畜禽养殖场、百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担任为期一个月的助理派驻活动。

  河南师范大学已连续8年在裴寨社区开展暑期志愿服务活动,今年该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以教授社区的孩子学习传统文化为目的。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们逐句朗读《弟子规》《三字经》等,并解释所读内容的含义,以通俗的话语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学习的重要性。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咱两个在学校整整三年……”一段段耳熟能详的戏曲唱段也被带入课堂,孩子们兴致高涨,像模像样地学习戏曲的唱腔。志愿者还将陆续为孩子们开展围棋、古礼、太极等一系列传统文化课程。“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宝贵财富,希望通过教孩子们学习传统文化,让他们养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志愿者李小云说。

  来自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5所高校的19名博士生组成5支项目服务队,在信阳市新县开展为期10天的科技支农、城市建设、水利建设、环境保护、校园足球等社会实践活动,发挥专业特长助力革命老区新县脱贫攻坚。

  共享单车存在问题与应对策略,优化无人机管控……上海交通大学暑期组织590支团队6000多人次大学生聚焦环境整治、共享经济、“一带一路”、无人机管控、高原建造技术等关键词开展活动。

  “中国梦 我的梦”“荡起梦想 我有力量”“家和万事兴”……走进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归昌乡陈庄村,一幅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优秀传统文化等为主题的画作展现在村民眼前。这是山东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队的“作品”,他们根据道路两旁的建筑设计绘制方案,用艺术服务村民,用画笔描绘美丽乡村,用自己的智慧一点一滴地美化乡村面貌。该校大学生志愿者梁淑敏说:“我们十分珍惜这次社会实践机会,把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再苦再累也值得。”

  原文链接:?div=-1

上一篇:2017全球母婴服务及教育精品展暨第二届上海月子健康博览会将于11月举行

下一篇:德州推进中心城区教育项目手续办理 政务服务中心在行动

重要申明: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联系QQ:848774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