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红火背后难掩“暗伤”
互联网大潮催生的在线教育在近几年持续火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和资本入局。
“特别是在风投领域,教育投资一直是一个热点。”教育专家李忠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根据相关媒体报道指出,有数字显示,我国在线教育价值规模已从2012年的700多亿元发展到2016年的1560多亿元,预计今年全国中小学在线教育企业将超1100家。
然而面对新兴事物,有人欣然接受,有人则持质疑态度。那么,目前我国的在线教育究竟如何?其教学效果到底好不好?是否存在隐忧?
备受青睐
不难发现,在线教育早已成为教育行业的“宠儿”,特别是直播、VR等新技术的应用,更是为其带来了无限可能,备受广大网民们的青睐。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日前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截至2017年6月,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1.44亿,较2016年底增加662万人,半年增长率为4.8%;在线教育用户使用率为19.2%,较2016年底增加0.4个百分点。其中,手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为1.20亿,与2016年底相比增长2192万人,增长率为22.4%;手机在线教育用户使用率为16.6%,相比2016年底增长2.5个百分点。
“目前在线教育更多的是针对学科,比如说一些语言类,这类是目前做得比较好的,资本也较为关注。因为其盈利模式比较清晰,消费群体的消费愿望也比较强烈。另外很小一部分是针对家长学习的在线教育,比如针对一些家长的相关工作技能的,但这方面普遍来说,学习动力不是很强。”李忠辉告诉记者。
李忠辉进一步说道,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在线教育是一个不可以逆转的趋势。很多线下教育,一方面通过网络的方式来拓展它的客户群,另一方面则是一种客户的拓展。而在线教育是从线下的教室走向网络,这种方式的学习更方便,费用还相对更低,这是一个趋势。
因此,在线教育能够发展得如此迅速,一点也不令人意外。三明市大田县均溪中心小学教师涂涂(应对方要求署化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线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新颖、高效、时尚。与传统教育相比较,其优势在于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更多样,学生能更快捷地获得优质教育资源;寓教于乐,在玩中学,学中玩,这是一种时尚的教育方式;内容多样化,图文声像结合,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对此,漳州实小古雷分校教师谢秋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赞同,她指出学生能够通过在线教育获得更多的知识,进而补充课堂上学习的不足。
藏“暗伤”
在线教育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与之相伴的是不容忽视的“暗伤”。
这些“暗伤”归纳起来主要有:货真价实的在线教育机构稀缺、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优质课程资源少、师生互动性普遍不足等。
李忠辉指出,针对这些问题,究其主要原因还是缺少线下的监督,这是目前的一个隐忧。因为在线教育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授课,听课的群体主要通过网络进行沟通,教学效果很难得到保证。
“主要还是要看主办方(在线教育机构)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良心。”李忠辉进一步表示,在线教育含金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主办者,一方面是看他是否挖掘了用户的潜在学习需求,另一方面也最关键的,则是他的课程组织,讲师的选择,也就是其实施的效果。有良心的机构,其做的都是含金量比较高的相关在线课程教育。而有些盈利目的强的机构,其价格虚高,主要通过忽悠、夸大宣传来招揽学生,实际效果却并非如此。对此,谢秋虹告诉记者,目前在线教育的市场太大且鱼目混珠,很多机构不够专业。可以看到,目前市面上,不少在线教育机构,功利色彩浓厚,心动的广告宣传比比皆是。但实际的教学效果,那真的是要“见仁见智”了。
需要指出的是,在线教育行业也涉及到“内容版权”问题。根据相关媒体报道指出,因为在线教育的行业环境存在秩序问题,时常会出现盗版现象,尤其是在线教育热潮再起、资本入驻之后,盗版更是猖獗。以至于让原创内容拥有者、网校陷入不赚钱、还亏本的怪圈里。
而且伴随在线教育的兴起,在线教师这个新兴群体也是备受瞩目。据了解,现阶段的在线教师来源比较广泛,有的是从传统教育岗位转战过来的,有教育培训师直接上线的,但还有一些在线教师是在校大学生等非教育培训人士。那么这些非教育培训人士能否承担好这份工作,不免让人有些担忧。
除此之外,涂涂指出,在线教育目前的发展还存在三大方面的不足:首先是家长的忧虑,担心孩子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沉迷于网络等,没有真正学到知识,因为学生缺少监督,很难坚持;其次是师生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从情感方面来说,师生情感比较淡薄;再有就是在线教育虽说可以突破空间局限,但是对于偏远山区或者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其普及比较难,比如设备、学生素质、家长的文化水平等。
综上所述,在线教育的优势不言而喻,但在其学习效果及其他方面,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亟待规范出台
事实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教育不再拘泥于地域限制,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线上获取优质资源。然而在线教育并不只是简单地把培训班“搬到”互联网上,它的内涵应该更加丰富。那么面对在线教育迅猛发展下的种种“暗伤”,消费者该如何应对?相关部门又该如何去规范其消费市场呢?
李忠辉告诉记者,要想让消费者躲过这些“暗伤”,让市场得到良性的发展,主要还是得让这个行业规范起来。只有相关的规范标准出来,才能让有良心的在线教育机构脱颖而出,换言之,保留优币,驱逐劣币。“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在线教育切不可过分地干预,因为我国目前的在线教育市场还是很熟,如果过早地严厉监管,很容易形式主义,这是没有用的。因此这就需要把握一个度。”
对此,谢秋虹则认为,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此类教育的监管,从而发挥在线教育的积极作用。因为对整个在线教育行业而言,只有相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关的行业规范,对于那些宣传不实、夸大宣传的失信机构给予相应处罚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才能有效遏制那些行业乱象。涂涂认为,除了相关教育部门能完善在线教育机制外,学校家长学生也应该去了解并引起重视。
北京市法学会电子商务法制研究会会长邱宝昌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也指出,受教育的消费者一定要知己知彼。第一,对它提供的教育质量要充分地知情,比如它能够提供什么样的师资力量,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培训的时间课程采用什么样的教材等,这要充分了解。如果它达不到的话,如何退费,要约定清楚。另一方面要知己,你适应什么样的培训,如果选择十天速成班,十天对你来说能不能速成,还是选择长期的。所以说,对自己要了解,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培训。
简而概之,虽说在线教育在当前无疑是一片蓝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相关机构可以毫无顾忌地“裸泳”。它们只有在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等多领域努力耕耘,才能为自己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据中国经济网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7-21闵行企业上央视啦!AI+照明=情绪价值拉满
- 05-08送法进企业 护航促发展
- 03-19让更多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 03-132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创近四年新高
- 01-19企业“出题”高校“答题”,拓展高质量校地合作
- 01-08需求大增!企业开3倍工资留人
- 10-17加快打造科技型企业 推动建设科技强国
- 08-21宝山区这两家企业荣登“中国ESG上市公司长三角先锋50”
- 08-20以数智革新驱动企业高效转型
- 08-08163家公司公布半年报 27家业绩增幅翻倍
阅读排行
内容推荐
- 07-21闵行企业上央视啦!AI+照明=情绪价值拉满
- 05-08送法进企业 护航促发展
- 03-19让更多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 03-132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创近四年新高
- 01-19企业“出题”高校“答题”,拓展高质量校地合作
- 01-08需求大增!企业开3倍工资留人
- 10-17加快打造科技型企业 推动建设科技强国
- 08-21宝山区这两家企业荣登“中国ESG上市公司长三角先锋50”
- 08-20以数智革新驱动企业高效转型
- 08-08163家公司公布半年报 27家业绩增幅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