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站国学时讯!

推进教师合理流动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内容

推进教师合理流动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时间:2017-11-19 11:14|点击:


推进教师合理流动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除了要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硬件设施建设标准,更要在均衡配置优质教师资源上下功夫。我市通过完善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建立城镇教师与农村教师互换交流支教机制,推进教师合理流动,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持农村教育工作,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优质均衡发展。
    合肥市荣城花园小学业务副校长娄艳芳:
    把人才留住 促进乡村学校长足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特别是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提出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这为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合肥市荣城花园小学业务副校长娄艳芳告诉记者。
    2011年春季学期,38岁的娄艳芳以合肥市永红路小学中层干部挂任到偏远学校的身份,来到远离市区的合肥市荣城花园小学担任业务副校长,至今已有6年时间。相比之前仅仅依靠步行就能够到达学校的状况相比,娄艳芳如今每天从梅山路的家里赶到城区最北边的学校,光路上就要花费1个多小时。娄艳芳面临的新挑战还不止于此。“当时我来到学校时,荣城花园小学还是一所建校仅有两年的乡村学校,和老牌名校永红路小学相比,教师的学历水平、教学经验、专业素质都相对不高。”娄艳芳说,面对这样一个底子薄、环境差的发展局面,她提出在教师中间开展“五个一”校本研训活动,即坚持开展每日一句粉笔字练习展示、每星期一场关于社会热点话题的脱口秀、每周两篇教学随笔、每月一次读书沙龙以及每学期一次的主题研讨。“我还在学校组建了语文和数学工作室,带动年轻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娄艳芳说,为了提高乡镇地区教师的成就感和归属感,下一步,学校将通过给年轻教师搭建多样化的展示平台,丰富教师活动、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更好地把人才留住,促进乡村学校长足发展。
    合肥市尚水湖畔小学教师宋金梅:
    支教乡村 让农村孩子享受同等素质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从城市来乡村学校支教的教师,我唯有倾尽心力、无私付出,让农村的孩子享受到素质教育的‘阳光雨露’。”合肥市尚水湖畔小学教师宋金梅告诉记者。
    2015年,已在教师岗位上工作24个年头的淮河路第三小学语文教师宋金梅以城乡一体化学校互派支教的身份,来到位于庐阳区最北部的大杨镇新农小学担任六年级班主任,教授语文。由于乡村学校缺乏艺体类老师,宋金梅还兼任了音乐、美术老师。“新农小学是一所乡村学校,多是当地村民的孩子和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生家庭条件较差,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孩子们甚至连什么是绘本都不知道。”宋金梅告诉记者,带着在淮三小的优良教育教学传统,她为孩子们购买、筹集了图书,在班级建立了图书角,采取读给孩子们听、和孩子们一起读和向孩子们推荐书目的方式,把读书的乐趣分享给他们,让他们从读书中找到目标和慰藉。“和两年多前刚来的时候相比,我觉得现在孩子们的精神面貌和学习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能够敢于表现自我、主动学习。”

宋金梅告诉记者,今年秋季新农小学整体并入合肥市尚水湖畔小学。接下来她还会利用自己在淮三小的资源优势,带领孩子们走出校门开拓视野、增长见识,组织学生们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如经典诵读、演讲及征文比赛等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庐阳区教体局党委委员胡敏:
    加大教师交流力度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庐阳区教体局党委委员胡敏告诉记者,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着力改变当前教育领域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状况,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发展差距。
    “为了庐阳区的教育发展,我们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教师支教交流活动。教师的支教交流带动了乡镇教育的快速发展,也锻炼了一大批年轻教师,使他们快速成长起来。”胡敏告诉记者,在教师交流过程中,庐阳教育创造性地构建“多元交流渠道”。近三年来,共选派774名教师参加交流,其中2015年272人、2016年207人、2017年295人,校级以上骨干教师交流人数达到交流总人数的30%。
    胡敏介绍说,目前区里已形成校区园区间教师交流、统筹式交流、支教式交流、城乡互派交流、行政指令交流等一系列交流形式,既尊重教师的个人诉求,又保障教师由“区管”配置,此举有力地促进了庐阳北部乡镇地区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为乡村偏远地区的学校输送了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2013年,庐阳区率先获得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均衡区”称号;今年7月,又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区)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区。“‘十三五’期间,我们将实施‘区管校聘’改革,成立庐阳区教育人才发展管理服务中心,全面推进区域内教师合理柔性流动,健全教师流动机制,推进教育公平,为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任琨 本报记者 束芳·

上一篇:全市30余万学生享受优质体美教育

下一篇:苏台基础教育发展论坛举行

重要申明: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联系QQ:848774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