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农民在广阔天地创业创新为农业农村经济增添新动能新活力
一、农民创业创新意义重大
近年来,广大农民在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引导下,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积极投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为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农村繁荣稳定和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作出了重要贡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推动农民创业创新是蓄积农业农村经济新动能的必然选择。随着资源要素驱动逐步减弱,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推进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农村能人等群体,以自身资金、技术和经验积累在农村开办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实现多要素聚集、多产业融合、多经营主体培育,有利于推动农业结构优化调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培植新的增长点和动力源,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二)推进农民创业创新是带动农民就近就业增收的重要举措。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和去产能的推进,农民外出就业压力增大,结构性矛盾凸显。推进有梦想、有意愿、有能力的农民在农村创业创新,使他们“如鱼得水”、施展才干,在充分实现他们的个人价值的同时,也从单纯打工的就业加法变为创业带就业的乘法,有利于带动更多的农民就业增收,实现创新支持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互动局面。
(三)推进农民创业创新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迫切需要。随着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和农民老龄化等景象出现,今后“谁来种地”的问题尖锐地摆在面前。推进具有较高文化知识水平、现代经营理念的农民工和大学生等人员返乡创业,向农村输送新生力量和新鲜血液,有利于储备和培养大量现代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四)推进农民创业创新是聚集农村资源要素的有效手段。随着现代农业推进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壮大,越来越需要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成果支撑农业农村发展。推进各类人才到农村,放飞自己创业创新的梦想,吸引工业和城市资源要素向农业和农村聚集,有利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创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同推进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
二、农民创业创新成效显著
当前农民创业创新风声水起、成效显著,有许多可喜变化。
一是创业人数越来越多,创业新热潮正在形成。到2015年底,农民累计创办2505万个中小微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40多万家、休闲农业经营主体27万家、农业新型经营主体250万家(其中农民合作社153万家)。近5年返乡创业人数增幅均保持在两位数左右,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累计已超过450万,约占农民工总数的2%,“十二五”期末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比例也达到1%。
二是创业领域越来越宽,产业融合创业明显增多。创业领域逐步覆盖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信息服务、电子商务、“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经营、特色工艺产业等农村一二三产业,创办的经营主体包括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和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并呈现出融合互动、竞相发展的趋势。
三是创业起点越来越高,现代要素投入明显增加。返乡创业主体素质更高,抱团创业更多,管理方式更新,广泛采用了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并且融入到当地的现代农业和特色经济中去。目前有54.3%的返乡创业者通过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了解信息、政策法规并进行营销推广。
四是创业服务体系越来越健全,扶持措施明显加强。各地结合实际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比如提供创业资助券,对农民创业者给予政策性贷款授信;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和服务平台,为创业者提供“孵化器”和“保育箱”;加强创业培训,2015年各地共培训返乡创业人员1.83万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近40万人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万人,培训农场主4000人次,培训5000农民网上创业人员;通过举办创业训练营、创业创新大赛、组建创业联盟、创新成果和创业项目展示推介等,营造创业氛围;制定“候鸟回归”计划和“春风行动”“农创客行动”,为农民创业者提供各类服务。
这些变化来之不易,这些成效值得肯定,我们要很好地总结各地的经验,积极宣传推广。
三、推动农民创业创新任重道远
要看到,当前农民创业创新还存在一些特殊困难和问题。用地难是创业的第一道瓶颈,融资难是创业的第二道瓶颈,吸引人才难是创业的第三道瓶颈,创业风险高是创业的第四道瓶颈,这些都需要方方面面采取切实措施加以化解。当前,推动农民创业创新,要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集聚资源,资源服务创业”的思路,以“创设落实一批政策,搭建一批平台,培育一批带头人,总结推广一批典型模式,建立一套服务体系(五个一)”为工作布局,大力实施农民创业创新服务工程。
在工程实施上,一是落实和创设农民创业创新政策。打通创业创新扶持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能落地生根。推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农业农村补助项目等向农民创业创新倾斜。支持各地根据本地实际创设更加优惠的政策措施。二是培育农民创业创新带头人。利用现有培训资源网络、远程传输、远程教育服务平台和培训机构,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职业技能等培训计划,培育一批农民创业创新带头人和农民创业创新辅导师,广泛开展农民创业技能培训。三是搭建农民创业创新平台。利用现有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建设一批农民创业创新园,真正让农民创业创新园成为好的抓手;利用名村、企业、园区和农贸市场,建设一批农民创业创新见习基地。
在推进方式上,一要建立工作机制。要像抓农业和粮食生产那样抓农民创业创新,充分发挥各方面优势,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不断完善农民创业创新工作内容,形成高效运行的长效机制,把工作落到实处。二要坚持典型引路。总结推广一批农民创业创新模式,引导广大农民在创业创新中学习借鉴。开展农民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培育宣传一批农民创业创新带头人。三要提供公共服务。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实施职业培训行动。鼓励各类社会机构开展农民创业创新综合性服务和专业类服务,办好各类促进创业创新的公益活动。
(此文系作者在农民创业创新经验交流活动上的讲话,有删节)
《2015年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报告》出版首发
《2015年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报告》由总论和七个章节构成,介绍了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现状,并通过大量统计数据和资料,对创业环境、创业服务、创业融资、创业主体、创业成效以及北京、天津、深圳、成都等地区创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和描述。 报告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出现了三次大规模的创业浪潮:第一波是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
2016-05-20 21:30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
目前,兰州市、张掖市等地在“双创”平台搭建、中小微企业孵化、带动新增就业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张掖市被列入国家首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开门红
三是要创业辅导专业化。通过凝聚一批熟悉产业领域的创业导师和培训机构,开展创业培训、举办各类创业活动,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更加适合产业特点的创业辅导服务,提高创新创业者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2015年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启动之年。创新的主体在不断涌现,全社会创新创业蔚然成风。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开门红 新增创投基金2200亿
三是要创业辅导专业化。通过凝聚一批熟悉产业领域的创业导师和培训机构,开展创业培训、举办各类创业活动,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更加适合产业特点的创业辅导服务,提高创新创业者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2015年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启动之年。创新的主体在不断涌现,全社会创新创业蔚然成风。
2016-02-06 07:15
加快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意见》指出,为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发展新引擎,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问题导向、创新模式的原则,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双创示范基地,扶持一批双创支撑平台,突破一批阻碍双创发展的政策障碍,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双创模式和典型经验。 《意见》强调,要支持双创示范基地探索创新、先行先试,在拓宽市场主体。
“实训基地+”推动璧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据了解,璧山“实训基地+”模式正在试点中。目前,全区已建立10个大学生实训基地试点。
开创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局面
“去之前对科技特派员的提法和做法是持怀疑态度的,但看过之后,强烈地感觉到,福建南平的经验为新时期我国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找到了一个新的突破点,很受震撼和鼓舞。”刘冬梅说。 这次调研后,刘冬梅就在报告里,明确提出“进一步高度关注和重视科技特派员工作,并以此作为农村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 实际上,向农村下派机关干部和科技人员久已有之。
发改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今年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继续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成为我国各地区“十三五”时期推动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焕发经济新活力的重要抓手。据统计,一季度各类双创相关论坛等活动总计2428台次,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80%。
2016-05-11 14:07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7-31“铸盾行动”为企业创新成果穿上“法治铠甲”
- 07-21广东企业如何打通全球产业链?
- 06-15创新热土与国际企业的“双向奔赴”
- 02-20坚持创新驱动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 02-18新春首个涉外投资交流会结出硕果
- 11-3016718.45亿!安徽百强民营企业规模实力持续增强
- 10-252024年中国企业出海高质量发展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
- 10-11“简”信息“减”材料,这些企业间合并收购不再需要申
- 07-25财政部:上半年国有企业利润总额2.27万亿元,同比下降
- 06-24浙江省中小企业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阅读排行
内容推荐
- 07-31“铸盾行动”为企业创新成果穿上“法治铠甲”
- 07-21广东企业如何打通全球产业链?
- 06-15创新热土与国际企业的“双向奔赴”
- 02-20坚持创新驱动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 02-18新春首个涉外投资交流会结出硕果
- 11-3016718.45亿!安徽百强民营企业规模实力持续增强
- 10-252024年中国企业出海高质量发展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
- 10-11“简”信息“减”材料,这些企业间合并收购不再需要申报
- 07-25财政部:上半年国有企业利润总额2.27万亿元,同比下降0.6%,营业总收入及应交
- 06-24浙江省中小企业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