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应中国经济转型 侨商投资呈现新趋势
中新社北京6月29日电 (张芸芸)每到6月,泰国云南商会会长杨源辉总是十分忙碌。今年是他第十四次参加东盟华商会,与会的还有来自海外47个国家和地区的700余名侨领、华商。
寻找投资、连结华商,杨源辉的目的很明确。“会议规模越来越大,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云南在‘一带一路’等利好条件的推动下,经济社会环境也得到进一步改善”,他见证着东盟华商会的一步步壮大:华商逐年增加,许多远在欧洲的华商也加入进来,投资领域地域更加多元化,层次规模不断提升,签约项目金额逐年上扬。
这仅是海外华商在中国投资的一个缩影,在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侨商投资地域、投资领域和投资规模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中国力促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侨商投资也出现了很多新趋势。
从过去以港澳地区为主,如今侨商投资来源逐步向东南亚、欧美等多地扩展。刚刚结束的第16届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上,共收集重点签约项目79个,引进外资逾30亿元人民币,总投资过千万元项目39个,签约项目中外方来自德国、法国、英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
“在投资的产业类型上,侨商不再将制造出口等行业作为第一选择。由于中国内需市场扩大,他们随之转型,开始扎根本土市场,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清华大学教授、华商研究中心主任龙登高对中新社记者说,以服务业这个侨商近期投资的突出方向来看,侨商与本地市场的交流更加紧密。
近些年来,拥有最大内需市场的房地产,成为侨商大显身手的投资领域。另外,随着华侨华人专家学者群体的崛起和专利的市场化,主要以知识经济为代表,以金融服务业带动的华侨华人科技创业型企业异军突起。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金融、文化创意、“互联网+”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常常看到“侨”的身影。
在投资地域方面,侨商投资从沿海侨乡向中西部地区拓展。中西部内需市场广阔,能源资源丰富,适合制造行业发展,且在服务业、金融业、文化行业存在较大发展空间。顺应侨商需求,诸多中西部省份积极推介本地资源和市场,深入开展引智引资工作,引导东部沿海地区投资成功的侨商进驻。
相比于沿海地区上升的劳动成本,中西部成为了侨商新的热门之选。中国侨商会科创委主席赵涛表示,鉴于中西部较低的税收和开阔的市场,目前他正致力于在四川省和陕西省投入生物医药项目,“除我之外,不少的侨商也将目光对准了这里。”
针对侨商投资的新趋势,国务院侨办等涉侨机构适时大力推进“万侨创新”,协调多省份建立“侨梦苑”等侨商投资园区,并为侨商提供政策咨询、人员培训、融资保障等全方位投资服务,努力寻求侨商投资和中国经济的双赢。(完)
责编:邵宇翔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7-31“铸盾行动”为企业创新成果穿上“法治铠甲”
- 07-21广东企业如何打通全球产业链?
- 06-15创新热土与国际企业的“双向奔赴”
- 02-20坚持创新驱动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 02-18新春首个涉外投资交流会结出硕果
- 11-3016718.45亿!安徽百强民营企业规模实力持续增强
- 10-252024年中国企业出海高质量发展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
- 10-11“简”信息“减”材料,这些企业间合并收购不再需要申
- 07-25财政部:上半年国有企业利润总额2.27万亿元,同比下降
- 06-24浙江省中小企业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阅读排行
内容推荐
- 07-31“铸盾行动”为企业创新成果穿上“法治铠甲”
- 07-21广东企业如何打通全球产业链?
- 06-15创新热土与国际企业的“双向奔赴”
- 02-20坚持创新驱动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 02-18新春首个涉外投资交流会结出硕果
- 11-3016718.45亿!安徽百强民营企业规模实力持续增强
- 10-252024年中国企业出海高质量发展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
- 10-11“简”信息“减”材料,这些企业间合并收购不再需要申报
- 07-25财政部:上半年国有企业利润总额2.27万亿元,同比下降0.6%,营业总收入及应交
- 06-24浙江省中小企业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