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不承认所谓裁决有理有据
今天,一个临时组建的仲裁庭,就菲律宾前任政府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作出所谓裁决,令人遗憾令人气愤!这个非法的临时仲裁庭纵容菲律宾的非法行径,越权管辖、罔顾事实、曲解法律,致使矛盾不仅没有化解,反而更加突出;局势不是趋向缓和,而是更加紧张。中国对“南海仲裁”的立场一直十分明确,即不接受、不参与,不承认、不执行。这样做,不仅是在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也是在捍卫国际海洋秩序的完整性和合法性。
我们不承认所谓裁决合法合理,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菲两国在南海的争议,核心是由于菲律宾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而引发的领土主权问题,以及有关海洋划界问题。这也正是菲律宾所提南海仲裁案的本质之所在。该仲裁庭从认定事实到适用法律,再到出台一纸所谓最终裁决结果,充满错误和对法治的亵渎,背离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争端解决机制的目的和宗旨,损害了《公约》的完整性和权威性。这不仅表现在该仲裁庭错误地认定菲律宾所提诉求构成中菲两国有关《公约》解释或适用的争端,对已被中国排除适用强制程序的有关海域划界的事项确定管辖权,对有利于中国的事实或视而不见,或一带而过;还表现在该仲裁庭错误地否定中菲两国存在通过谈判解决相关争端的协议,颠倒事实,混淆交换意见的事项,严重违背了公平正义的国际法治精神。
非法行为不产生权利。仲裁庭对仲裁事项具有管辖权是仲裁程序赖以进行的前提,也是其最终裁决产生法律效力的基础。当今世界上绝大部分争端都是由直接当事国之间通过谈判协商解决的。无论是双边、多边谈判,还是通过国际机制解决,其前提都是要直接当事国达成协议或者形成共识。中国对此案的主张和立场符合国际法的基本精神和国际关系实践。仲裁庭对于其明显没有管辖权的事项非法确立管辖权,以此为前提所进行的任何程序及其所发表的任何观点,都不具备合法性基础。中国不接受、不参与仲裁,不承认、不执行任何裁决,有理有据,恰恰是维护和捍卫国际法的正义之举。
非法仲裁解决不了中菲南海争议,有关国家也不要利用这张废纸给中国扣“大帽子”,梦想“鸡毛”变成“令箭”,妄图让我们接受一个颠倒黑白的裁决。在涉及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等问题上坚持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争端,不接受任何第三方强制程序,这既是中国长期奉行的外交政策,也是中国政府的一贯实践,从无例外。中菲双边谈判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各方共同努力,回到双边谈判解决有关争议上来,才是唯一的正确道路。(经济日报评论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7-21广东企业如何打通全球产业链?
- 06-15创新热土与国际企业的“双向奔赴”
- 02-20坚持创新驱动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 02-18新春首个涉外投资交流会结出硕果
- 11-3016718.45亿!安徽百强民营企业规模实力持续增强
- 10-252024年中国企业出海高质量发展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
- 10-11“简”信息“减”材料,这些企业间合并收购不再需要申
- 07-25财政部:上半年国有企业利润总额2.27万亿元,同比下降
- 06-24浙江省中小企业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 06-14“新质生产力”带动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转正”
阅读排行
内容推荐
- 07-21广东企业如何打通全球产业链?
- 06-15创新热土与国际企业的“双向奔赴”
- 02-20坚持创新驱动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 02-18新春首个涉外投资交流会结出硕果
- 11-3016718.45亿!安徽百强民营企业规模实力持续增强
- 10-252024年中国企业出海高质量发展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
- 10-11“简”信息“减”材料,这些企业间合并收购不再需要申报
- 07-25财政部:上半年国有企业利润总额2.27万亿元,同比下降0.6%,营业总收入及应交
- 06-24浙江省中小企业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 06-14“新质生产力”带动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