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站国学时讯!

“共享经济”不能玩噱头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内容

“共享经济”不能玩噱头

时间:2017-08-16 16:01|点击:

  近日,北京街头出现了一种“共享马扎”,可供人们免费使用。据媒体报道,“共享马扎”与普通马扎无异,仅多了一个二维码。不到一天时间,摆放的十多个马扎只剩下4个。公司客服表示,已料到马扎会丢失,但这算是公司项目的前期推广成本。专家表示,“共享马扎”并不算“共享经济”,扫码后显示的内容也应该有相关部门的审核。

  自从共享单车火遍全国后,共享经济花样百出,诸如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厨房、共享健身房等不断涌现,不由让人感慨,共享经济的辐射领域真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不,就连看似和共享经济毫不沾边的小小马扎,也顺势搭上了共享大潮的快车,摇身一变成了共享经济的一分子。“无共享,不生活”,共享经济介入人们工作生活的程度超乎想象,但是不是所有东西都适合共享,或者说是不是所有共享经济都名副其实,值得思考。

  正如一句网络流行语“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可能是唐僧”,同理,并不是给任何东西贴上二维码,就马上荣升为共享经济的载体,也可能只是蹭热度的广告或融资。在笔者看来,共享经济作为一种经济模式,首先应当具有可操作性,并具备相应的盈利能力或盈利预期,否则很难持续运转。而所谓的共享马扎,既不上锁,又无人管理,就算扫码也不用付费,实在看不出支撑其经营运转的经济逻辑何在。即便后期需要付费使用,马扎不便上锁、容易丢失等约束管理手段匮乏的特性,亦决定了该项目难以实现盈利。

  事实上,不只是共享马扎,当前很多共享项目的盈利模式都不够健康,这也让“烧钱”运营成为共享经济的常态。可以说,共享经济距离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仍有一段路要走。而这些打着“共享经济”旗号的公司之所以苦苦支撑且不计成本地投入,目的无非有二。其一,以共享经济招牌吸引投资,逐渐发展壮大形成稳定经济模式;其二,借共享经济概念刷存在感、吸引曝光度,以此为手段达到敛财或其他目的。区别在于,前者称得上是共享经济的努力践行者,而后者更像是滥用共享概念的投机者。

  从当初共享经济激发了消费者巨大的新鲜感,到如今遍地开花的共享概念令公众几近麻木,共享经济遭遇的困难与质疑越来越多,影响力和好评度已经下滑。其中,共享概念的滥用“功不可没”。对于共享马扎等,也许不应当过早论断其未来,但至少目前来看,一些共享项目过于天马行空,可操作性不佳,只能单纯依靠烧钱输血或概念炒作来维持运营,这样的共享经济注定长久不了。若任由共享概念泛滥,可能对共享经济带来整体性的负面冲击。

上一篇:7月经济数据短期波动 稳中向好态势不变

下一篇:华尔街看中国:次贷危机以来中国经济表现令人叹服

重要申明: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联系QQ:848774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