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站国学时讯!

2018年中国经济的6大预判,这位研究员很敢讲!(深度长文)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内容

2018年中国经济的6大预判,这位研究员很敢讲!(深度长文)

时间:2018-01-03 23:40|点击:

中国宏观杠杆率高企主要来自于企业部门,企业部门高杠杆又集中在国有企业。为了实现控制宏观杠杆率目标,2018年国有企业去杠杆无疑是重中之重。

从政策层面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把国企“做强做优做大”,“强”和“优”是优先目标,“大”是“强”和“优”之后的自然结果,同时中央强调以处置僵尸企业为主要抓手破除无效供给,结合2017年11月26日国资委发文《关于加强中央企业PPP业务风险管控的通知》(国资委192号文),对于央企参与PPP项目的规模、范围进行了严格规定,控制央企举债参与PPP项目。预计2018年国企去杠杆的深度和广度将持续推进。

与此相对应的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民营企业经过市场化出清去杠杆,资产负债表修复已接近完成,民企杠杆率已处于底部,并低于国有企业杠杆率达1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中央强调“促进有效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合理增长”,并从产权保护、鼓励企业家精神、推进社会资本参与国企混改等方面鼓励民间投资。因此,2018年民企加杠杆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预判五

基建投资增速可能出现持续回落

近年来,地方财政“开前门、堵后门”的各项政策在持续不断推进。最近中央关于地方财政相关的政策动向值得关注:

一是《人民日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前发表了财政部部长肖捷的文章《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预示着2018年将启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该文提出了未来财政改革的三大主攻方向: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

二是与过去两年决策部门大力支持PPP项目不同,2017年11月下旬,财政部、央行和国资委连续出台政策文件,从PPP项目审批、资金来源和央企参与度等三方面重点防控PPP项目大跃进的风险。

在此背景下,随着稳增长的目标逐渐淡化,2018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将可能出现持续的回落。

预判六

房地产投资仍将保持5%的增长

房地产市场始终是舆论关注的热点。2018年房地产市场,差异化调控政策将得到进一步落实,全国一刀切的限购、限贷的严厉调控政策将有所缓和,特别是限购政策,广州、南京、武汉等城市已通过吸引人才落户等政策出现放松的迹象。但是,当前严厉的限贷政策仍将受制于央行和银监会政策取向,短期内难有放松的迹象,加上按揭贷款利率的持续上扬,将抑制居民加杠杆的意愿和空间。因此,为了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2018年房地产调控政策整体放松的可能性较低。

相比较而言,在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环境下,长期租赁市场将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前所未有的支持和鼓励。如何激活社会资本参与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市场,降低土地价格、发展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s)无疑是有效的工具。降低土地价格,将使得当前过低租金回报率上升到合理水平(见下图),而REITs等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将增加租赁住房作为不动产的流动性,吸引更广泛的社会资金参与租赁市场的投资。


2018年中国经济的6大预判,这位研究员很敢讲!(深度长文)

在商品住宅补库存投资、棚户区改革和租赁住房投资的三方面因素驱动下, 2018年房地产投资仍将保持5%左右的增长,并不会像市场预期的那么悲观。

上一篇:中国经济挺立世界潮头

下一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透出新时代中国经济新信号

重要申明: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联系QQ:848774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