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治理网络医托不能总靠记者冲锋陷阵
议论风生
某些男科医院、网络医托明目张胆的不法行为,为何非要等到记者寻找到线索后,才能得到有关部门的立案调查呢?
近日,新京报记者一篇题为《记者卧底33天小伙伴被男科医院虐到惨叫》的文章在网上引发了热议。记者在文中披露了自己与同事卧底网络医托公司、乔装打扮成患者到男科医院就诊的艰苦过程。记者的行为令人钦佩,但疑问也随之而来:某些男科医院、网络医托明目张胆的不法行为,为何非要等到记者寻找到线索后,才能得到有关部门立案调查呢?
其实,记者卧底暗访出的问题,虽令人愤怒,但不令人惊讶,因为类似剧情,早不知道上演过多少次?
不能不佩服,这些大小不等的男科医院,具有非常缜密的“违规思维”,因为不管什么时候,男科一直是这些机构用以勾钓人群的重要内容。这是有原因的。因为男科事关男子汉尊严,所以容易得到重视,人群的就诊意愿比较强烈;而且,男科疾病非常常见,患者数量庞大,有充足的客户源;此外,男科疾病大多可治,医疗风险较低,投入成本也不高,入行门槛比较低;最后,男科涉及隐私,医保及正规医疗机构的实名制让部分患者望而却步,这也为非正规医疗机构雇佣网络医托对这些男性“下手”留下了缺口。
有人认为,之所以打击这些医疗机构、网络医托不利,最主要的原因是法律不健全,违规成本低。事实上,法律存在瑕疵只是一方面。治理不法男科医院与网络医托,卫生、公安、工商这些部门都有责任,只要各部门各司其职,该管的管,该查的查,不法分子也没有多少施展空间。记者能发现的问题,那些专门负责的部门,又岂能发现不了?最根本的,恐怕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想不想”的问题。治理医托,别再让记者冲锋陷阵了。
□善水(医生)
原标题:评论:治理网络医托不能总靠记者冲锋陷阵
稿源:中新网
作者:
原标题: 评论:治理网络医托不能总靠记者冲锋陷阵
下一篇:评论:执纪违纪必受严惩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4-10青海赋能民营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
- 03-14为企业发展“满格”续航
- 01-20北京市政协委员黄轶:需关注科创企业困境 多元化支持
- 12-27北京市纳入“无事不扰”清单企业达10.5万户
- 11-2710家中小企业借“数”转型,“长沙范式”加速形成
- 10-28南阳方城王文辉哭诉冤屈律师拍案还原真相 战友呼吁义
- 09-22新余党校与南铁中院签约建立合作关系后, 李思华诉党
- 08-12主动作为,深入企业服务不停步
- 07-24共“盈”可持续未来!盈康生命荣获评“ESG新标杆企业奖
- 07-152024企业全方位合规战略研讨会成功举办
阅读排行
内容推荐
- 04-10青海赋能民营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
- 03-14为企业发展“满格”续航
- 01-20北京市政协委员黄轶:需关注科创企业困境 多元化支持其发展
- 12-27北京市纳入“无事不扰”清单企业达10.5万户
- 11-2710家中小企业借“数”转型,“长沙范式”加速形成
- 10-28南阳方城王文辉哭诉冤屈律师拍案还原真相 战友呼吁义愤填膺同案怒爆惊天黑
- 09-22新余党校与南铁中院签约建立合作关系后, 李思华诉党校强拆索赔的案件便屡
- 08-12主动作为,深入企业服务不停步
- 07-24共“盈”可持续未来!盈康生命荣获评“ESG新标杆企业奖”
- 07-152024企业全方位合规战略研讨会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