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站国学时讯!

“毒水壶”的“危害”究竟是什么?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内容

“毒水壶”的“危害”究竟是什么?

时间:2016-06-15 14:14|点击:

  这几天,一则关于市场上不少不锈钢电水壶系“高锰钢”材料制成,加热过程中会使“锰”析出,长期使用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并建议市民在选用此类产品时认准“304不锈钢”的报道在网站、微信朋友圈中疯传。但当大河报记者向多位从事金属材料、冶金等方面研究的学者核实此说法时,几乎所有专业人士均表示“用不锈钢电水壶烧水,几乎不可能造成锰的析出”。(3月25日中国新闻网)

  “请马上停用这种水壶,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后果很严重。”近日,这个热文被朋友圈刷爆了,它的出现扰乱了老百姓的心,想着喝口热水都被“毒”,公民的心里是怎样的荒芜?其实不然,在笔者看来,民众不必对“毒水壶”过分困扰。

  可以这样的肯定,合格的“高锰钢”制成的水壶是可以放心使用的。不锈钢在生产过程中,因为添加各类元素比例的不同,从而导致“系列”的区别。“高锰钢”无疑是增加了“锰”的含量,耐腐蚀性稍弱些,外观光泽度差些,但是因为它较强的成本优势,因而在不少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就比如在国外,大部分的刀、叉等餐具都是高锰钢制成的。总的来说,“高锰钢”只是不建议用于存在酸、碱等化学环境中,在日常的使用环境中是可以广泛应用于餐具、室内储水设备以及工程“非关键结构件”的制造中的,只要是正规厂家出产的产品,老百姓是大可放心使用的。

  但是在“毒水壶”的背后,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到相关责任单位的“无厘头”需要治治了。“毒水壶”恶性事件的漫天传播,其实是由江苏省质监局发布的一则“小家电抽检结果”消息引发而来的。但是值得关注的是这则消息并不准确,在报告“锰析出量”的这个检测项目中,检验依据是一种名为“SN/T2829-2011《食品接触材料金属材料食品模拟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的检验方法,也就是说毒水壶的“锰析出”源于不锈钢产品持续浸泡在酸性液体中,这与我们平时煮开水的环境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笔者想说,我们现在亟待解决的是相关部门工作作风的矫正,请不要用查汗液的方法去查血。

  此外,透过“毒水壶”事件,我们清楚的感受到公众对于“舆论”的免疫力是有待提高的。“太可怕,水壶都不敢用了”、“卖壶人在炒作吧?”、“到底是啥?越看越蒙圈”,这些关键字只是体现着公众的心理活动,在现实的活动中,换水壶的激情同样掀起了狂潮,可谓是“舆论”压死“高锰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的生活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有些商家可能会居心叵测的利用各种非法手段制造“舆论”满足“商机”,这些是值得相关责任部门防范的,同时提高公众全面的客观的审视事件能力是势在必行的。

  总得来说拒绝“忽悠”,让公民放心的买,一方面需要提升消费者对消费市场的信心,通过政府强有力的监管把最好的产品留住;另外一方面厂家需要严格自控,切勿利用市场的“软肋”打造自己的“商机”。

上一篇:第65期政法机关微信影响力一周排行

下一篇:家电大数据:为何7成用户选择变频空调?

重要申明: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联系QQ:848774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