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站国学时讯!

30日中国证券报要闻汇总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内容

30日中国证券报要闻汇总

时间:2016-05-31 14:19|点击:

  证券时报网()05月30日讯 小金属演绎“牛出没”“妖镍”后是“励志锡”?

  自称今年运气不错的散户于先生在去年年底听了一位私募朋友的建议后,将精力集中到了有色金属板块:中短线顺势做多有色期货的同时,“以低换低”将股市中已被套牢的仓位挪到了小金属概念的股票上。一个季度下来,看着账户上快速增长的阿拉伯数字,于先生感到十分欣慰。

  中国证券报记者观察发现,今年以来,A股市场上,长期沉寂的有色周期股频频爆发,屡现股价涨停,2月至4月中旬小金属板块涨幅累计46.7%,目前在阶段高位盘整;期货市场上,迄今有色板块品种已经收获7%—25%的涨幅,小金属更是迎来爆发:从去年价格低位算起,沪锌已经反弹约25%、沪铅反弹约9%、沪锡也反弹近23%。

  在第十三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业内专家从小金属的基本面内部逻辑解释了其演绎特点:锡可能是下一匹黑马,镍气质神秘,铅延续懒汉风格,锌或是今年“优等生”。

  方星海: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股权市场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29日在2016第五届金融街(000402,股吧)论坛上表示,证监会将继续围绕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以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立足“三去三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股权市场,继续发展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完善新三板制度规则体系,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增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投融资功能、财富管理功能、风险管理功能,注重遏制过度投机。

  在监管方面,方星海表示,将加强监管执法,着力维护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秩序。第一,强化依法监管、依法治市,加大稽查执法力度,严肃追究相关主体和当事人的法律责任,提高运用法制思维深化改革、推动发展、解决问题、维护稳定的意识和能力。第二,强化全面监管,加强一线监管和自律监管,强化券商、会计师、律师、评估师及其他中介机构责任落实,填补监管空白,堵塞监管漏洞,提高监管有效性,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归位尽责。第三,坚持从严监管,持续保持对内幕交易、市场操纵、虚假披露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严打态势。强化市场参与主体依法合规,诚信经营意识,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保障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

  在注重防范和化解风险方面,方星海表示,证监会将在维护市场平稳运行的基础上,重点研判当前市场形势和风险隐患,抓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规范互联网股权融资活动,防范私募基金、股权众筹等领域风险。证监会将完善跨市场、跨境风险监测信息系统,建立健全系统性风险预警防控和应急处置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6月A股料变“孩儿脸” 市场出清概率加大

  俗语说,六月天,孩儿脸。这用来比喻夏季的天气说变就变,猝不及防。A股行情经过4月、5月的长期缩量震荡以及重心节节下移之后,6月行情或许面临更激烈的博弈。信用风险释放、大规模解禁潮涌、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经济和金融去杠杆进入落实推进阶段等使得深蹲起跳概率加大。券商认为,6月市场将直面诸多不确定性,波动加剧,有望探明底部,真正出清之后反弹才能真正成形。券商看好的一是确定性行业,如高业绩、高增长韧性板块;二是逆周期板块。

  沪指5月在2800点-3000点的箱体内震荡。截至上周五,5月沪指累计下跌3.99%,收于2821.05点。期间沪指最高触及3004.42点,最低下探至2780.76点,重心较4月有所下移。值得关注的是,期间沪指曾三度触及2780点而未跌破,但仍未吸引资金入场,地量之后等待地价的探明。

  连续14个交易日的缩量窄幅震荡使得场内外资金观望情绪浓厚,主要表现为缩量态势持续。5月上证综指日均成交额不到1476亿元,而3月和4月分别约为2323亿元和2107亿元。其中,5月25日沪指成交额仅为1177.68亿元。如果不考虑1月7日熔断机制特殊情况下的地量,那么上周三的单日成交额创下2014年11月以来的新低。这表明尽管下跌动能有限,但市场也缺乏持续上涨的动力。

  规范私募挂牌有助新三板正本清源

  《关于金融类企业挂牌融资有关事项的通知》27日出台,新三板再度向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开放挂牌。根据《通知》,够得上挂牌门槛的私募机构可能不足50家,部分已挂牌私募机构会被迫摘牌。分析人士认为,《通知》的着眼点在于私募机构的长期投资能力和合规性,反映了监管层保护投资者的原则,也回归新三板的“初心”——扶持新兴小微实体经济。

  新规之下,私募机构挂牌新三板的条件相当严格。例如,要求持续运营5年以上,且至少存在一只管理基金已实现退出;在规模上,要求VC在最近3年年均实缴资产管理规模在20亿元以上,PE最近3年年均实缴资产管理规模在50亿元以上。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截至27日,成立满5年、管理规模在20亿元以上的PE有40家,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VC有31家。而且,由于股权类基金根据项目进展陆续补交资金,所以实缴规模相较于认缴规模可能更小。更何况,这一实缴规模是3年内的平均规模,因此当前够得上这两条门槛的PE/VC很可能不到50家。《通知》还规定,私募机构募集资金不存在投资沪深交易所二级市场上市公司股票及相关私募证券类基金的情形,需在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合规运作。

  可以说,《通知》的出台,对当下大部分股权投资类私募机构是“关门谢客”,部分已挂牌私募机构会被摘牌。《通知》规定,管理费收入与业绩报酬之和须占收入来源的80%以上。据了解,在已挂牌的22家PE/VC机构中,相当一部分机构不能满足这一条件。此前为了做出利润高速增长的报表,它们采用合并报表的方式,如今这一做法将难继续。

  中融丝路欲主导ST华泽重组惹关注

  实际控制人资产蹊跷冻结、上市公司董事会“踢皮球”、中融丝路突然跳出要求主张权利——正在被立案调查中的ST华泽发生的一幕幕事件让人匪夷所思。5月29日,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ST华泽实际控制人占用上市公司14.97亿元资金量巨大,且上述资金流转复杂,涉及区域较广,调查机关正全面追查资金去向。

  由于ST华泽即将进行董事会改组,因此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股份表决权显得尤为重要。

  5月21日,深交所发出问询函,要求ST华泽董事会、持续督导财务顾问、律师对实际控制人王辉、王涛所拥有的1.92亿股股份是否拥有表决权发表明确意见。

  依照此前的业绩对赌及补偿协议,由于2013年-2015年业绩对赌未完成,王辉、王涛应以其合计所持1.92亿股ST华泽进行补偿,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数的100%。股份补偿后王辉、王涛不再持有ST华泽股份。此外,王辉、王涛承诺,在承诺年限内,ST华泽所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就盈利预测事项出具专项审核意见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将其应补偿的股份划转至上市公司董事会所设立的专门账户进行锁定;该部分被锁定的股份不拥有表决权且不享有股利分配的权利。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首页12尾页 单页阅读

  证券时报网()05月30日讯 并购标的频现“跳空式增长” 上市公司重组业绩对赌暗门大起底

  一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风气在A股市场似有蔓延之势——借助热点题材、各路资本联手包装、业绩一路“神增长”、肆无忌惮的证券化……正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频频闪现。“不要迷恋财务数据,数据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做出来,任何违背常识的东西都不正常。”5月29日,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当前,一些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已沦为资本套现游戏,在资本的精心包装下,“伪成长”故事大行其道,天价估值让人瞠目结舌,市场需高度警惕背后隐藏的巨大风险。

  用宋伟(化名)的话说,这类重组游戏宛若“皇帝的新装”。宋伟是国内一家小型房地产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纵横商界20余年,他为人低调、行事谨慎。虽一路坎坷,但依然小有所得,旗下拥有十余家分公司,财务状况尚好。平日里,除了重大的投资项目,他要亲自过问外,其他事务大都交给管理团队打点。已近花甲之年,宋伟更喜欢过一种宁静的生活,品品茶、种种花。

  这种悠然自得的状态如今被彻底打破。5月24日,偌大的办公桌上,摆着一沓厚厚的股东名册表。宋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对方暂时知难而退了!

  故事得从去年6月说起。当时,市场不好,宋伟所在的公司股东名册中,部分自然人股东却出现逆周期操作,大笔买入。“当时管理层并未警觉”,宋伟说,大约一个月后,一封合作协议出现在他的办公桌上,对方提议他收购一家房地产公司,未来三年该标的净利增速一定高于上市公司。宋伟并未理会。

  但二级市场上,宋伟所在的上市公司股价远强于同期。这让宋伟大为诧异。直至去年第四季度,公司召开股东大会,一位持股量较大的自然人股东找上门来,与几位高管讨论了公司的一些财务指标。“当时高管只是按照接待股东的方式进行回应”,宋伟说,事后来看,对方显然是在做“调查摸底”。

  三天后,对方的一名代表杨军(化名)找到宋伟:重组标的承诺未来三年高利润、以10多倍市盈率收购。宋伟提出疑问:高增长如何保证?杨军给出了运作方案:该标的背后老板控制有钢材、水泥销售企业,拥有大量存货,倘若上市公司收购,钢材、水泥公司可以成为上市公司及标的公司的供应商,以相对较低的价格给公司供货。“做低成本、做大利润”,哪怕钢材、水泥不赚钱都可以,上市公司及标的业绩必须做得好看些……出于谨慎,宋伟一直拒绝合作,即便对方在二级市场兴风作浪。如今,这些人却渐渐从股东名册中消失,转而出现在另外一家水电类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东之中。

  “这种玩法还算比较低级,题材不够性感”,某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负责人王靖(化名)说,今年初,一位PE机构负责人找到他,推荐了一个标的的运作方案:该标的公司从事视频网站业务,去年3月份成立,8月份上线,今年1月份流水1亿元,2月份达2亿元,整个网站作价100余亿卖给上市公司。对于业绩如何保证的问题,该PE机构负责人称,“可以拿一部分资金做流水,保证达标。”

  陈雨露:完善货币政策体系和金融监管框架

  央行副行长陈雨露29日在2016第五届金融街论坛上表示,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货币政策体系和金融监管框架,消除监管空白和监管套利,维护金融稳定。“当前影响金融稳定的因素不断增多,金融机构信用风险加速暴露,民间借贷和互联网叠加的风险不断显现,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各个市场之间的相互联动和传染状况有所上升,这些都表明现行的监管框架存在着不适应当前金融业发展的体制性矛盾。”

  数据显示,到2015年末,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已经达到160%左右的高水平。但与比较快的货币信贷增速和高杠杆率并存的是,社会层面要求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的呼声不断。

  陈雨露表示,金融改革的体制性目标是建立有效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当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现代金融体系。金融改革的中期任务是切实建立有利于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金融服务体系和金融管理框架,概括为七个方面:

  一是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中心任务,健全多层次、多元化、互补型、功能齐全和富有弹性的金融市场,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降低杠杆率,发挥金融资源市场化配置在去产能、去库存进程当中实现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积极作用。二是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重点建设科技金融体系、绿色金融体系、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和特惠型扶贫金融体系,补齐金融发展的短板。三是稳步推进金融创新,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310328,基金吧),切实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四是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当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五是健全金融基础设施,降低金融市场交易成本,推进金融法制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六是完善宏观政策体系,稳步构建目标利率和利率走廊机制,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完善中央银行沟通机制。七是建立更加有力、有效的国家金融安全网,建立符合现代金融特点、统筹协调的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切实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上证180沪深300等指数调整样本股

  根据指数规则,并经指数专家委员会审议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中证指数公司日前宣布调整上证180、上证50、上证380等指数的样本股,中证指数公司并宣布调整沪深300、中证100、中证500、中证香港100等指数样本股,本次调整将于6月13日生效。

  在本次样本调整中,上证180指数更换18只股票,绿地控股(600606,股吧)、国投安信(600061,股吧)等股票进入指数,广汇能源(600256,股吧)、中海油服等股票被调出指数;上证50指数更换5只股票,上海电气、中国远洋等进入指数,方正证券(601901,股吧)、海螺水泥(600585,股吧)等被调出指数;上证380指数更换38只股票,东方金钰(600086,股吧)、通化东宝(600867,股吧)等进入指数,轻纺城(600790,股吧)、锦州港(600190,股吧)等被调出指数。沪深300指数更换24只股票,绿地控股、石化油服(600871,股吧)等股票进入指数,广汽集团(601238,股吧)、海天味业(603288,股吧)等被调出指数;中证100指数更换6只股票,绿地控股、招商蛇口等股票进入指数,建设银行、中海油服等被调出指数;中证500指数更换50只股票,南京新百(600682,股吧)、神州高铁(000008,股吧)等股票进入指数,苏宁环球(000718,股吧)、浙大网新(600797,股吧)等被调出指数;中证香港100指数更换4只股票,高银金融、周大福等进入指数,中远太平洋、长城汽车等被调出指数。除以上核心指数之外,其它指数的样本股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新三板分层释放三大红利

  历时半年,新三板分层最终方案以更为优化和抗操纵性的“面目”问世。5月27日发布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分层管理办法(试行)》从盈利能力、成长性、市场认可三个维度划设创新层。

  机构人士认为,创新层“标杆”立定之后,做市商扩围试点等多项制度红利有望跟进,其中前者有望盘活和推进新三板公司的进退机制,后者则有望盘活和优化新三板市场的流动交易机制。但业内同时指出,创新层制度红利的释放不会是一蹴而就,其实现也不会是一劳永逸,即便进入创新层的挂牌公司,仍然可能面临数重考验。

  中国国际科促会新三板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布娜新认为,分层办法实质是颁发给部分优质的挂牌企业一张入场券,同时也是新三板市场历经数年发展所迎来的重要加冕时刻。“让一部分公司‘先富起来’,整体的盘子才能盘活,从而向着获取更大面积财富的方向前行。”

  九泰基金产业投资部总经理郑立昌认为,新三板分层的意义,不弱于2013年底新三板向全国扩容,将对所有新三板市场的参与方都将带来较大改变。对投资者而言,创新层的推出将极大提高投资效率,吸引更多淘金者;对市场结构来说,将有利于新三板留住优秀企业,促进中间企业,淘汰落后企业;对券商而言,选择挂牌项目将更加谨慎,在做市方面更重视企业质量。

  在多数机构看来,新三板创新层的落地仅仅是竖起了一个标杆,之后多项制度红利有望尾随而至。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首页12尾页 单页阅读

(责任编辑: HN666)

上一篇:30日证券时报要闻汇总

下一篇:30日三大证券报要闻摘要

重要申明: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联系QQ:848774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