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站国学时讯!

舆情观察:面对中国7亿网民,官员该如何上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内容

舆情观察:面对中国7亿网民,官员该如何上网

时间:2016-05-09 11:05|点击:

  • 字号:大 小
  • 舆情观察:面对中国7亿网民,官员该如何上网 2016-04-20 17:51 中青报订阅

    来源:中青在线 中青舆情监测室-周婉娇

    (资料图)

      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公开要求官员“经常上网”、“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等,给官员上网开出了“锦囊”。

    制图:李师荀

      截至20日下午14时,中青舆情监测室共监测到相关信息9160条,其中新闻4698篇,微博原创量1377条,微信文章1281篇,论坛及博客文章1015篇。舆情在今日上午8时左右达到高峰。

      中青舆情监测室抽样1000条网民观点发现,超八成网民对领导干部“到网上去倾听民意”持称赞态度,“这回网民的腰杆直了”,并认为这也是国家领导人对我国互联网治理的自信体现。

      网民“大象无形”认为,群众几乎都上网了,在网上讨论的热火朝天,各种吐槽,各种意见建议,“这时候领导们还不上网瞧瞧,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资深网络新闻工作者、网民“强军路”同样感慨:“习大大亲自带头上网用网为各级领导干部作出了很好示范。信息网络时代,群众在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和服务群众的触角就应延伸到哪里。”

      光“经常上网”,还达不到总书记的要求。现实中,部分官员往往“充耳不闻”,刻意回避网络民意。

      针对如此现状,习近平指出,“对广大网民,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困难要及时帮助,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介,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对网上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评,我们不仅要欢迎,而且要认真研究和吸取。”

      中青舆情监测室的统计显示,31%网民意见也认为领导干部需要端正上网态度,提高网络舆情素养。值得一提的是,为此意见摇旗呐喊者,不乏公务员。

    制图:李师荀

      网民“秋色平分”直言:“作为基层公务员,我们工作离不开网络,与网友互动的信心和方法差距也还不少。”

      对此,网民“白山黑水”认为,上网之前要放下架子,认同所有网民都是平等的,“网上的舆论氛围相对来说是很轻松的意见也是很尖锐的,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有快速反应能力,积极应对负面信息,学会用客观、真实、及时的信息和措施应对网上热点问题。”

      人民日报海外版微信号“侠客岛”也在19日晚间刊文认为,管理网络舆论,如果拿现实生活里拆房扒屋的蛮劲,效果往往适得其反,甚至使一件小事发酵成撕裂整个舆论场的大事,教训比比皆是。

      尽管“主动应对的难度真心大”,网民“伍世健”仍然表示,“期待看到领导干部里也能出些受人欢迎的‘网红’。”

      网民“无剑”认为,网络的民意未必都是主流,但允许各种意见陈列就是进步。

      网民“能够谁的凌晨两点半”期待网上清朗的舆论环境能够得到保障:“要消除那些歪曲、诽谤等不当言论”,否则这些信息会裹挟舆论,让真正的民意无法“上达天听”。

    制图:李师荀

      同时,有16%网民担忧官员上网形式化。

      比如网民“小胡先生”表示:“赞成这种决策,但还是老问题,如何去落实?”

      网民“Tummler”相信,领导肯定都是上网的,“关键问题是要有勇气面对网络上的种种民意,还要有足够的自信和真诚的态度!”

      正如《解放日报》的评论文章指出的那样,官员上网,不仅要“手到”还要“心到”。 “触网”只是新时期群众工作的第一步,触网之后成效如何,还要看有没有基本的宗旨意识,要看其对权力、使命、职责的把握和认知。

    【责任编辑:朱立雅】

    相关文章:

    更多图片更多>>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或在视频窗口中有“中青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上一篇:中华网评: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开启良好网络生态

    下一篇:全国?|?常州外国语学校毒地风波?三次舆情预警为何失效?

    重要申明: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联系QQ:848774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