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站国学时讯!

新闻舆论引导没有旁观者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内容

新闻舆论引导没有旁观者

时间:2016-12-06 13:16|点击:

美国时间11月8号,唐纳德·特朗普赢得总统大选。此前,在CNN、NBC、纽约时报等传统强势主流媒体的各类报道中,特朗普只是希拉里的一个陪衬。美国总统大选这一幕戏剧性反转,被国内外各种政治观察家、媒体研究者视为是一次自媒体和非主流媒体对垒传统主流媒体的巨大胜利,显示出越来越强的影响力,揭示着一种可以影响历史的发展趋势。这提醒我们,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当下,在一部手机即是一个媒体平台的此刻,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一名公务员,必须提升媒介素养,学会与媒体打交道,善于做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诸多事实告诉我们,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赢得舆论引导先机,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闻发布、舆论引导工作不再是宣传部和媒体的“专业”,而成为从事政务服务工作的人们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功。所以说,在新闻舆论引导工作之路上,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建设者。

一、因事而谋,转变思维,使新闻发布机制运行常态化。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政府政务信息的不公开不透明所造成的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任消解、或者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沟通障碍等等是引发社会矛盾、阻碍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中央不断推动政务公开和新闻发布工作,今年2月,中办、国办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首次明确,遇重大突发事件、重要社会关切等,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带头接受媒体采访,表明立场态度,发出权威声音,当好“第一新闻发言人”。“新闻发布”、“新闻发言人”从一个过去更多属于宣传部门、外事部门的具有一定神秘色彩的工作方式和角色设置变成中国政府信息公开和舆论引导的常态机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干部要提高六个能力,即“统筹兼顾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知人善任的能力、应对风险的能力、维护稳定的能力、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新闻发言人其实就必须具备这样的能力,这六个能力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现在,银川市各个县(市)区、各个部门都设有新闻发言人,在信息公开、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中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网站、“两微一端”等新兴媒体不断加大对政府重大决策、重要事项、重点工作的新闻发布工作,一方面通过细致解读各项政策,来有效建立一个及时、准确、客观的政府权威力;一方面加强互动对话,回应群众诉求,解疑释惑,使得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理念得到生动诠释。

当然,通过学习和长期实践,我们进一步明了,新闻发言人不是指特定个体,而是一种健全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这个制度要健康运行就必须建设一支懂传播规律、善于与媒体沟通、有专业媒介素养、能够快速反应的新闻发布团队。只有这样,才能在新闻发布和重大突发事件中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人们厘清真相,辩明是非,形成共识。

二、应势而动,苦练内功,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仅仅有新闻发布机制还不够,主动发声固然重要,善于发声、唱响主旋律更为难得。在经济新常态下,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触点多、燃点低、处理难,各种利益纷争交织错杂,涉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这也是我们必须承受的社会成长的“烦恼”。如何立足社会公平正义,主动跟踪舆情反应,及时解疑释惑,在社会公众与政府部门之间搭起对话沟通的连心桥,让百姓的权益在舆论监督、社会监督中得到保障,防范和化解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信息失真”和“信息错位”带来的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地弥合社会分歧,引领各方积极互动、上下联动,对提升政府权威和公信力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这就要求我们苦练内功,要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掌握部门或治理区域内的各种情况,在新闻发布中把好政策关、事实关、技术关,做新闻信息的及时发布者、权威定调者和自觉把关者;要洞悉社会文化心理的嬗变,把握新闻传播规律,研究受众和用户心理,把人间大义、世间真情、发展真理娓娓道来,让正能量唱响大地山川;要以问题为导向,了解百姓的所思所想,牵挂社会大众的真情实意,善于在复杂情势中寻找解决之道,态度鲜明准确回应社会关切;要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作风赢得社会公众的支持和理解,提高社会治理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三、顺势而为,改进文风,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干部“学网、懂网、用网”,要画出“网上网下的同心圆”,这正是对当前网络世界的敏锐判断。中国已有7亿网民,主流或主体人群已经在网上。群众上了网,民意就上了网,社会情绪也会上网,舆论场也随之移到网络上。在这种形势下,能不能做到有效引导,有没有主导能力,直接反映出党在网络时代的执政能力,反映着领导干部的价值判断,进而折射出我们党是不是和能不能保有先进性与创新能力。

网络时代特别是移动互联时代的社会管理创新是新命题。党委、政府必须主动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舆论传播环境,改变话语表达方式,转作风改文风,从一味灌输填鸭式的“官言官语”,变为贴地气讲真话的“网言网语”,努力在促进社情民意的畅达、社会共识的凝聚和矛盾纠纷的化解中彰显能动作用。要学会讲故事,善用数据、事实,巧用情节、细节,为民立言,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让每一次新闻发布言之有物、切中社会痛点或兴奋点,激发社会关注,建构起讲实话有温度、动真情的主流舆论场。

今年,为了落实自治区“领导干部和党政机关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试点工作,我们银川市开通“银川发布新闻发布厅”,设立“银川发布政在线”网络直播专栏,就百姓关注的教育公平、社会保障、医疗改革、环境治理等社会热点问题与网民面对面,一般都是一个部门的多人协同参与现场互动交流。通过政民之间的平等通畅对话,营造出一种公民理性参与社会管理,建设性地关注社会问题的氛围,形成舆论监督正面引导的信息场,从而在新闻传播与社会公众之间建立起理性共鸣。这是我们在媒体融合语境下顺势而为的创新工作,赢得了许多网民及社会公众的肯定,及对政府治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新闻发布也罢,舆论引导也好,只有积极谋划推动,把握规律,讲好故事,才能寻找到社会价值的最大公约数,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党委、政府要敢于倾听民意,乐意接受批评,解决社会矛盾,而不是去做一个被动的管理者。我们应当把握机遇,树立新闻传播的理性范式,坚守自己的理性维度,让党委、政府形象在为民服务解决问题中不断升华。

上一篇:美国大选 被屏蔽的舆情

下一篇:中国保险业舆情周报(11月12日-11月18日)

重要申明: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联系QQ:848774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