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报告:教育系统网络舆情呈稳中有险态势
《中国教育网络舆情发展报告(2011)》在湘发布 教育系统网络舆情呈稳中有险态势
日前,由湖南大学推出的《中国教育网络舆情发展报告(2011)》在湖南长沙发布。报告显示,2011年教育系统网络舆情呈稳中有险,险归于稳的态势。
《中国教育网络舆情发展报告(2011)》集中梳理和呈现了2011年与中国教育系统相关的网络舆情新动态,并对2011年中国教育网络舆情的八个典型案例进行了认真研究,对中国教育网络主体重点关注的信息领域、发展态势及演变规律进行了系统探析,将为我国教育管理、公共政策、文化安全等研究提供借鉴。
湖南大学党委副书记、网络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唐亚阳介绍,为确保研究案例的典型意义和普遍价值,课题组特别遵照时间跨度长、显著维度大、影响深远的录用原则,在其2011全年度收集的602个与教育系统相关的舆情案例中,精心择取了8个典型案例。
记者了解到,全书从“中国教育系统网络舆情综述”“中国教育系统网络舆情案例详解”“中国教育系统网络舆情研究综述”三个维度布局全篇,以教育网络舆论为重点,以网络舆情事件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案例为切入口,在对2011年中国教育网络舆情进行系统研究梳理的同时,也整理了大量相关学术研究文献,概要陈述了目前中国教育系统网络舆情研究的现状。
报告显示,2011年教育系统网络舆情呈稳中有险,险归于稳的态势;学生及社会网民涉及教育系统的言论量虽大,也间或有一些敏感性言论出现,但整体未造成危害性的后果;微博的作用在教育系统的网络舆情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传统BBS论坛仍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报告指出,互联网对中国教育产生的巨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其次,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使得信息的交换渠道多样化;第三,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还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话语权,从而保障他们的正当权益;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言论平台,充当了学生不良情绪的减压阀,缓解校园矛盾。但报告也指出,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给我国教育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等等。
专家指出,如何有效利用网络,把握舆情动向,规范管理,推进新时代的教育发展是当下教育界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上一篇:东北新闻网舆情监控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8-25成都企业“悬榜” 北大学子“揭榜”攻关
- 08-20安全泛化侵蚀美科技企业竞争力根基
- 08-18这道“必答题”,西安企业如何作答?
- 08-11中国企业加强在德投资力度
- 08-08四家青岛企业介绍各自最新研发成果
- 08-05从三家外贸企业看发展韧性
- 07-24以服务之“优” 促企业发展之“进”
- 07-14人民日报调查民企对公接待:吃顿饭都请不到人
- 07-11培育更多海洋科技领军企业
- 07-10大英县“企业之家”精准服务企业发展
阅读排行
内容推荐
- 08-25成都企业“悬榜” 北大学子“揭榜”攻关
- 08-20安全泛化侵蚀美科技企业竞争力根基
- 08-18这道“必答题”,西安企业如何作答?
- 08-11中国企业加强在德投资力度
- 08-08四家青岛企业介绍各自最新研发成果
- 08-05从三家外贸企业看发展韧性
- 07-24以服务之“优” 促企业发展之“进”
- 07-14人民日报调查民企对公接待:吃顿饭都请不到人
- 07-11培育更多海洋科技领军企业
- 07-10大英县“企业之家”精准服务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