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站国学时讯!

2015年网络舆情分析暨2016年舆情研判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内容

2015年网络舆情分析暨2016年舆情研判

时间:2017-12-06 08:18|点击:


  当前,互联网已全面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载体。随着中国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上升以及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逐渐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6.68亿网民在微信、微博、社群部落等社交平台上聚集,探讨公共事务,关注社会民生,表达话语诉求,形成了世界上少有的一个超强舆论场。

  回望2015,可谓纷繁复杂。最北边,黑龙江庆安枪击案引发舆论场长达一个多月的震荡;最南边,南海岛礁之争持续深化;最东边,上海外滩踩踏事故引发全民唏嘘;最西边,新疆反恐持续受到关注……这一年,中国互联网见证了太多的大事、大势及大视(频)。既有悲情的事故,也有欢快的故事,既有惊心动魄的场景,也有喜极而泣的感动与无限美好的梦想。

  2015年,报纸、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能力进一步下降,互联网新媒体持续发力,主导社会舆论议程,特别是以“三微一端”(微信、微博、微视频、移动客户端)为代表的移动新媒体成为了社会舆论的新引擎。新技术给我们的社会治理带来了诸多挑战,但同时也是机遇,执政者要善于把握住互联网变革带来的机会,努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在此形势下,追踪研究网络舆情,有利于把握住社会发展的脉搏和“痛点”,找到官民对话和互动的桥梁,找到为社会“活血化瘀”的疗法。天涯舆情试着对过去一年的网络舆情进行梳理总结,归纳出2015年的舆论生态及舆情热点、看点,并对2016年的网络舆情发展做出研判与预测,以期能够帮助到各位认知和掌握2015年的网络舆情。

Part 3

2015年网络舆情新看点

  1.“互联网+”战略首度提出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升级为国家发展战略。“互联网+”成为2015年最热门的词汇,几乎每一个执政者、企业家言必谈互联网+转型。但喧嚣背后,也引发了华为任正非、联想杨元庆“互联网不改变商业本质”的不同声音。

  2.“双创”成为年度热词

  2015年,创客一下火遍了大江南北。年初,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概念。5月,李克强总理光临了中关村创业一条街。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并将90后创业者请进了中南海。整个2015年,各地的创业咖啡馆、孵化器、创客中心等纷纷兴起。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央和地方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3.互联网创新引发利益矛盾与监管难题

  随着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深入结合,开始进入新旧利益磨合的深水区。过去一年,互联网创新引起不少利益冲突与监管难题。以互联网+交通的专车为例,专车服务快速发展,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出租车行业,同时在公共交通运营方面也面临着监管难题。去年以来,北京、广州、南昌等多地相继爆发过出租车与专车司机的冲突事件,给我们的公共治理带来了巨大挑战。舆论指出,技术的进步,常常成为改善治理的得力推手,应对创新的脚步,我们的政府管理不能原地踏步。

  4.借用互联网大数据防范公共安全

  大数据正在成为社会治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其海量信息和云计算能力为我们实时监控、了解真相、把握规律提拱了分析处理的数据基础。在大数据环境下,不确定性的消除具备了真正的可能性。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为例,如果政府能够及早依据大数据对手机地图搜索量的变化做出统计,可以对外滩人流峰值进行精准预测,那么这起踩踏悲剧完全有可能避免。从未来城市管理的发展角度看,引入大数据智能分析与可视化监测等前沿技术,能够有助于提高我们公共安全管理的效率。

2015年网络舆情分析暨2016年舆情研判

以“外滩源”为目标的地图搜索发起点热力图



  5.P2P问题频发,引发不少群体性事件

  自去年12月e租宝被政府调查以来,全国各地大批类e租宝投资人陆续发起了多次维权活动,希望追回投资款。据外媒报道,元旦假期,在北京、南京、杭州、南昌等多个城市爆发了e租宝投资者街头维权行动。据统计,自P2P进入中国以来,类似e租宝这样倒闭跑路的公司达1300多家,业内乱象可见一斑。随着年关将至,预计春节前夕,各地讨款聚集事件将陆续增多,还需有关部门做好预防。同时国家顶层也应出台监管细则,从立法的角度为行业确定发展方向和行为准则,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

  6.微视频呈病毒式传播,考验官方监管

  微视频是指长度仅有十几秒到十几分钟不等的短视频,通过与移动互联网的无缝结合,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在几个小时内就能引起病毒式传播。优衣库不雅视频,一夜之间火遍全网;毕福剑不雅言论视频,一个上午引发境内外舆论哗然;穹顶之下,一天之内收获上亿点击……微传播时代,如何对这类新工具、新应用进行有效监管,考验着政府治网智慧。

  7.网络红包引领新式祝福文化

  2015年,以网络红包为代表的新型互联网应用引领中国新式祝福文化,增强了中国互联网的本地文化特色。2015年春节期间,仅一天,就有超过十亿的红包通过微信支付发出。2016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两大平台继续酝酿“红包大战”。支付宝取代微信,成为央视春晚合作伙伴;微信则表示,将用微信朋友圈前后10天广告收入作为免费红包,派送给全国网民。

  8.从相爱到想杀,你万万想不到的O2O巨头联姻

  2015年,太多的互联网巨头合并、入股事件发生。最新,两家打车软件滴滴与快宣布“在一起”,停止烧钱、内耗。由此相继引发了58同城、赶集网的“二合一”,以及美团与大众点评、去哪儿与携程、微影时代与格瓦拉的纷纷合体。除了“合并”外,互联网行业里的投资、并购数量也创出新高,阿里收购优酷土豆、乐视入股了酷派和TCL电视……资本介入在2015年,像连续剧一样上演。

Part 4

2016年网络舆情展望

  1.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以“三微一端”为代表的互联网应用将继续主导网络舆论议程,来自移动端的用户和舆情增量巨大。其中微博的舆论比重将进一步下降,但遭遇突发舆情时,仍是公共舆论主战场。微信则成为网络舆论的主要载体,其公众号、群讨论和朋友圈功能将在网络舆论引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移动客户端有望成为今后人们获取资讯的主要网络端口,以突出用户定制功能的APP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2.经济话题仍将是2016年各界关注的焦点,由经济转型、下行压力导致的“企业倒闭”、“员工讨薪”等社会问题有可能成为今年潜在的舆情风险。资本市场震荡、金融领域反腐、国企改革等等也将成为热点,2016年,或许真将成为“最艰难的一年”。

  3.二胎政策落地备受关注。自去年五中全会宣布全面放开二胎后,关于各地政策如何落地成为接下来关注的焦点。舆论希望,从中央到地方能够加快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尽量缩短政策的过渡期,从而为民众尤其是那些生育意愿较为强烈的高龄产妇合法生育创造政策条件。

  4.今年还是换届年,台湾及美国等地区都将迎来最高领导人大选。换届后,新政府对中持什么样的看法,什么样的外交政策,都将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也是切实影响到中国发展的不可控因素。

  5.2016年,新媒体领域将出现新旧模式两种发展趋势。传统文化传媒产业将大力推进以版权为重点的内容产品业发展;而市场主导的新兴文化传媒产业,将在美国“应用替代”潮流吸引下,向产品服务化方向升级,起步发展内容增值应用业(APPs),向按连接权收费模式方向发展。

  6.2016年,开放数据将成为电子政务走向平台服务化的热点。通过多网整合发展,提高政务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利用水平,提供多元化、创新型的服务,扩展社会参与公共治理的规模和深度。以上海徐汇区、广东佛山市为代表的政府网站建设(如办事大厅+专属网页等模式)成为新潮,推动政府公共治理服务平台发展。

  7.网络舆情研究走向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新型智库。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提出重点建设50至100个“国家亟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专业化高端智库。预期网络舆论研究在充分占有互联网大数据的基础上,有可能转型提升为新型智库。

 

上一篇:新华网舆情监测分析中心招聘

下一篇:一周舆情传播趋势汇总

重要申明: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联系QQ:848774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