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成舆情热点 平台监管应严格审核把关
3月10日上午,由河南省法学会、河南省消费者协会主办的“防范金融消费风险、抵制不良校园贷”3·15法治论坛在郑州大学法学院礼堂召开。论坛直击时下消费舆情热点“校园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就大学生如何防范抵制“校园贷”以及监管部门如何加强“校园贷”管理,保护大学生群体合法权益等热门话题展开讨论。□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袁海青
【聚焦】“校园贷”列去年十大消费热点第二位
据了解,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17年度十大消费舆情热点,“校园贷”以89.17的社会影响力排名第二。“‘校园贷’的诱惑力之大,其实与学生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关系紧密。”专家表示,随着时代变化,学生群体的消费选择不再仅限于在校生活的基本支出,相反,崇尚提前消费的理财产品越来越受学生群体的欢迎,将原本无力消费的产品变为可能,这也成为许多不合理消费导致“校园贷”悲剧发生的原因。专家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大学有必要开设金融知识类的基础课程,增强学生的理财素养和风险意识,引导学生理性消费。
【监管】平台监管应进行严格审核把关
在加强“校园贷”平台监管方面,专家表示,网贷中介平台要承担起对出借人的审核义务,尤其是对出借人主体资质、信用、有无违法不良记录等进行审核。同时也要对贷款人资产信用、还款能力等进行审核把关,避免盲目、违法、恶意贷款。网贷经营者应当以显著的方式充分有效告知借款人的重要事项,特别是贷款利率、费用,还款期限,违约责任、风险警示等方面。“学生群体要意识到利用网贷过度消费、超前消费,本质上是拿自己的信誉和未来做担保。”专家指出,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针对非法“校园贷”,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建议】商业银行应合理开发高校金融服务
除此之外,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处处长表达了对正规金融部门开发高校金融消费服务方面的看法。他表示:“商业银行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针对地开发高校助学、培训、消费、创业等金融产品,进一步降低大学生贷款门槛,并合理设置消费信贷额度和利率,以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需求。”
2017年6月份以来,银监会、教育部、人社部联合叫停校园网贷业务后,针对“校园贷”平台如何处理已上传至平台的学生个人信息的问题,金博大律师事务所翟小雯律师认为,对于已完成的借贷(中介)业务应尽快销毁或删除借款方的个人信息;对于仍在履行期间的借贷业务,平台应保证正常技术维持及必要管理,待履行完毕后销毁或删除。
3·15维权征集令
有“料”您就曝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
记者 夏萍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7-24以服务之“优” 促企业发展之“进”
- 07-14人民日报调查民企对公接待:吃顿饭都请不到人
- 07-11培育更多海洋科技领军企业
- 07-10大英县“企业之家”精准服务企业发展
- 06-30港澳台企业抢滩中博会,同绘大湾区发展蓝图
- 06-26第二十届中博会即将在穗举行
- 06-24锂电企业“扎堆”港股,锻造国际竞争力
- 06-0916家入驻企业点赞!安顺高新区这家
- 06-04欧洲电池展参展企业:美关税“不确定性”阻碍发展
- 05-29日照:九家企业“撬开”海外新市场
阅读排行
内容推荐
- 07-24以服务之“优” 促企业发展之“进”
- 07-14人民日报调查民企对公接待:吃顿饭都请不到人
- 07-11培育更多海洋科技领军企业
- 07-10大英县“企业之家”精准服务企业发展
- 06-30港澳台企业抢滩中博会,同绘大湾区发展蓝图
- 06-26第二十届中博会即将在穗举行
- 06-24锂电企业“扎堆”港股,锻造国际竞争力
- 06-0916家入驻企业点赞!安顺高新区这家
- 06-04欧洲电池展参展企业:美关税“不确定性”阻碍发展
- 05-29日照:九家企业“撬开”海外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