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站国学时讯!

数据回顾“川航风挡玻璃爆裂备降成都”舆情事件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内容

数据回顾“川航风挡玻璃爆裂备降成都”舆情事件

时间:2018-07-23 20:26|点击:

原标题:数据回顾“川航风挡玻璃爆裂备降成都”舆情事件

  民航资源网2018年5月24日消息:近日,关于“川航风挡玻璃爆裂备降成都”的事件备受关注,从舆情爆发到官方的处置都值得深思。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事件受到社会各界的讨论,整个过程中,媒体及网民观点及态度推动着事态发展。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整个事件的发展趋势与各方对舆情的处置情况。  

事态总览

  5月14日上午7点左右,川航A319飞机执飞重庆-拉萨航班任务,在飞经成都空管区域巡航时,该飞机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突然破裂并脱落,造成飞机客舱失压,旅客氧气面罩掉落。随后,在民航各部门配合下,飞机于上午7时42分安全降落在双流机场,机上所有旅客安全,仅副驾驶及一名空乘受伤。

  事件发生后,引发社会关注,关于机长如何生死备降、副驾驶半个身体被吸出窗外、风挡玻璃及客舱失压等各类型文章引爆网络。

数据回顾“川航风挡玻璃爆裂备降成都”舆情事件

  图-1 “川航风挡玻璃爆裂备降成都”在各个平台传播情况

  据民航舆情监测数据CAIMS显示,截至5月23日,CAIMS共获取到关于“川航风挡玻璃爆裂备降成都”的相关话题信息185766条,(网媒/15447/论坛/1565/微博/154480/微信/9679/博客/985/报刊/237/视频/105/APP/3142/搜索/50/评论/76)。数据显示,微博信息量最高,占比83%,新闻平台信息量占总数据的8%。微博端口成为此次事件传播讨论的主要出口。

  此次事件影响范围较广,数据显示各个平台信息传播过程中,总传播受众超5.5亿人次,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网络舆情分析 

  1 舆情传播分析

  经过CAIMS数据分析显示,“川航风挡玻璃爆裂备降成都”在5月14日7点曝光后,引发网友关注。每日网络信息走势见图-2,在5月15日出现舆情高峰,信息量达到24108条,舆情热度持续近5天左右。5月21日起逐渐走低。

数据回顾“川航风挡玻璃爆裂备降成都”舆情事件

  图-2 “川航风挡玻璃爆裂备降成都”每日信息走势图

  负面舆情倾向的信息也随着总体信息走势发生变化,在5月15日出现负面舆情高峰,随后走低。

数据回顾“川航风挡玻璃爆裂备降成都”舆情事件

  图-3 话题在网络中关键词词云  

  本次事件中,各大搜索关键词汇聚成为本次搜索词云。其中关键字以“川航”、“机长”、“紧急降落”等词语网络搜索次数最高。

  2 舆情平台分析

  “川航风挡玻璃爆裂备降成都”事件在各个平台传播较广,其中,话题在微博平台讨论较为激烈。

  据CAIMS数据显示,此次事件中,微博平台信息占总传播数据的83.15%。话题在四川、北京、上海、广东、江浙地区分布关注度较高。

  微博平台中,企业参与影响力最大,受影响网友受众超4.8亿人次。

舆情危机处置分析

  1.官方微博快速发声 掌握舆论主导权

  

  图-4 四川航空微博图片

  事件首次曝光在14日上午7点多,网友大都认为此事件为平常的故障返航事件。

  值得关注的是,川航官方微博在14日上午9点18分发布官方声明进行事件说明。随后一天内多次发布事件处置情况,表达对事件发展的关切,及时的回应网络关注,让四川航空掌握舆论主导权,在舆论引导方面占据有利地位。

  图-5 四川航空微博回应处置情况

  2.多个媒体以“史诗级”、“英雄机组/机长”做为主流宣传方向

  事件发生之后,当地媒体及多个网络媒体发布了关于“机组人员”采访,称赞机组人员,称此次备降千难万险,可谓“史诗级”备降。微博中关于“英雄机组”“史诗级”“处置迅速”等词语成为网络讨论焦点,舆情发展朝着正面倾向发展。

  3.个别媒体“机长独家采访”被质疑 遭网络大V抨击

  

红星新闻微博截图

  图-6:红星新闻微博截图

  事件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国内外媒体及网友关注,事件朝着正面宣传发展,但其中不乏“小插曲”。以成都商报旗下《红星新闻》为例子,红星新闻记者称独家采访了当事机长,因为更多细节的披露,使得红星新闻的阅读量在短短几小时达到千万量级,受到新华社、央视网、人民日报等央级媒体关注转发。随后,微博认证大V“航旅圈”、“瘦驼”等多个自媒体平台质疑“专访机长”的真实性,质疑记者的专业性,称采访中的行外话肯定不是一个专业机长所说。随后双方之间展开相互攻击模式,引发业内关注。

  4.局方关注将事件性质拔高 涉事实体积极参与调查

  事件发生后,民航局快速成立调查组展开调查,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民航四川监管局、重庆监管局,以及民航局的事故调查中心都加入到调查组通力合作。在15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中,民航局也对川航事件做了通报,受到网友关注,再次掀起网络讨论热潮。

  因涉事机型为空客A319高高原机型,空中客车公司也积极参与调查。空中客车方面回应表示,目前空中客车已经指派专门的技术团队,为法国民航安全调查分析局(BEA)和负责此次事件调查的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提供相应技术支持。

  16日,法国民航安全调查分析局也赴华参与川航5.14事件调查。

  5.媒体更多细节、更多人物挖掘报道 引发网友讨论

  关于“川航”的调查在继续,舆论也并未止步。媒体将镜头聚焦在更多细微的人和事情上,比如机长面对面讲述如何备降、遇到哪些困难、空管录音曝光、机长妻子的采访等。因人物的描述更加细致,网友对此讨论也更高,媒体关注度较高。

  6.正面宣传主流下,也有部分负面言论暗潮涌动

  此事件,无论是官方声明处置、局方的调查通报,还是媒体对此事件进行放大化的宣传,都一定程度的促进了此事件的正确方向发展。但是我们也发现部分网友存在一些负面及质疑的言论。例如:

  ·媒体过度消费川航事件

  事件发生后,媒体将聚光灯打像机长、副驾驶以及机长的妻子、乘坐航班的旅客,网友吐槽称是否在过度消费川航事件,机长保障旅客安全,难道不是本质责任吗?同时,机长的妻子也被挖出来谈论此事件。

  @这只猪有点肉:能不能不要这么过度消费,是很厉害,但这不是他的本职工作吗?他其实不是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么?一开始也觉得很伟大,但是媒体天天这么吹捧太尴尬了。你们如果能多关注被爆出的那些黑幕,老百姓会更尊重你们。

  @他叫郑KJ : 鼓励虽好,但别过度消费,我认为重点不是后期宣传英雄事迹,重点是找出事故起因并且公开严惩以起后效!当然,宣传也很重要

  ·民航局领导称对机组奖励多少都不为过

  网友对此称:机师保护乘客安全到达目的地,是他们的职责,没有必要放大奖励吧。民航局领导发布会中的回应被媒体放大化处理,引发一些质疑。

  @嘿嘿滴天涯蜀黍Max:是否奖励,如何奖励也应当有理有据,不是某个领导拍屁股决定的。法治社会下,能做如此表态,就不是一个真正懂法的领导!

  @存真求是:难道应对突发情况确保飞行安全不是分内之事?[思考]

  ·媒体报道缺乏专业性 部分保密代码被泄露

  此次事件中,川航的“公关”受到赞誉,但是在事件传播过程中,部分媒体的报道缺乏专业及严谨性,受到网友吐槽,同时关于“劫机代码”等被赤裸裸的报道出来,严重威胁民航相关安全。

  红星新闻:#红星原创#【专访川航迫降机长刘传健:当时副驾已经飞出去一半】、【川航英雄机长:万米高空玻璃碎了 副手半身飞出 迫降只能靠手】,采访中不乏多种不专业的说法,被自媒体大V吐槽。

  @瘦驼: #川航8633航班# 事件继续向着诡异的方向发酵。倒不是说事件本身扑朔迷离,而是媒体的跟进非常诡异。先是昨天今天刷屏的@红星新闻 对当事机长的“采访”里出现了很多技术性的错误,比如说驾驶舱失压后飞行员上面自动弹出氧气面罩(并没有,这个需要手动操作)。我熟悉的媒体记者跟我说他听了当时的“采访录音”,里面并没有这些内容。然后,今天我看到记者跟川航宣传干部的聊天截屏,川航否认它的机长“接受过采访”。 后续的媒体采访也出现了很多被人诟病的不靠谱的“业内人士”。专业报道这事我们缺课太多了。

  除以上专业性遭疑意外,央视新闻在报道中也出现不严谨之处。在CCTV-13《东方时空》栏目中,出现将民航的呼叫代码曝光出来,其中“7700 紧急代码”、“7500 被劫机”、“7600 通讯故障”等在央视的画面中出现。

0荐闻榜

( )

数据回顾“川航风挡玻璃爆裂备降成都”舆情事件

上一篇:今日热点舆情(5月24日):7月1日起我国将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

下一篇:河北省宣传文化系统调研部刊和舆情信息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市鹿泉区召开

重要申明: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联系QQ:848774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