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站国学时讯!

让市民尽享丰富“法治大餐”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内容

让市民尽享丰富“法治大餐”

时间:2016-06-30 11:24|点击:

让市民尽享丰富“法治大餐”

 
□记 者 张仲明 蔡守明

  通讯员 罗圣蒂

 

让市民尽享丰富“法治大餐”

 

  日前,家住姜堰城区府西新村的市民刘广林,像往常一样,一大早便来到该区法治文化广场晨练。沐浴着清晨灿烂的阳光,刘广林一边散步,一边品味着广场及周边形态各异、内容丰富的各类法治文化景观。

  该法治文化广场位于该区古田东路和励才路交汇处,这里居民居住集中,人流量较大。姜堰区司法局在广场内设立了“依法治区”的石碑,建设了一条长约300米的法治长廊、两块法治宣传牌,依法治国、讲法治,守公德、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等通俗易懂的法治标语、石刻随处可见,它们与郁郁葱葱的绿化相得益彰,成为全区市民健康休闲的好去处。

  “法治的基础就是文化。”姜堰区司法局局长刘兆山说,大力推进全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建设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法治姜堰建设的现实要求。近年来,姜堰区通过广泛拓展普法阵地,广泛弘扬法治文化等举措,推动法治文化建设成为推进姜堰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1+3+5+N”的

  普法阵地体系初建成

  法治文化的培育,基层阵地建设是基础。刘兆山介绍,近年来,该区秉承“大文化促进大发展”的法治文化传播理念,大力加强法治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法治文化阵地在法治文化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法治文化的润泽功效,让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出家门几步路就到了十里滨河法治文化观光带,身边是赏心悦目的花草,可以看看法治漫画,可以悠闲地在这里说笑谈心,可以给孩子讲述墙碑上的故事,也可以在这里活动身体……这种既能感受法治精神、学习法律知识,又能休闲放松的惬意生活,如今,姜堰金湖湾小区居民天天都能享受到。

  十里滨河法治文化观光带自金湖湾西侧向南沿中干河、老通扬运河至曲江楼,总长约10里。是一个集法治文化、法治宣传、休闲观赏为一体的高品位、多功能的法治文化阵地。宣传内容贴近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让群众乐见、乐闻、乐学、乐用。实现法治宣传教育与和谐姜堰建设的有机结合,既美化了十里滨河环境,又成为姜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大力建设城区法治文化阵地的同时,该区还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向镇村延伸。走进该区兴泰镇尤庄村,村道两旁的10多个法治宣传牌,着实引人注目,往村子深入行进,一个占地2600多平米的法治文化广场呈现在记者眼前,文化大舞台、法治宣传公交站台、文化长廊上讲述着与老百姓日常相关的法律常识,内容涉及群众关心的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村民建房等法律法规,法治元素随处可见。如今,全区16个镇(街道)建成了不同类型、不同特色、不同规模的法治文化广场、公园、游园、长廊等22处,基本实现了法治文化基础设施的镇(街)全覆盖。

  通过广泛拓展普法阵地,目前该区初步形成了“1+3+5+N”的普法阵地体系。“1”,就是在区委党校建立了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同步开设网络法治宣传教育中心,把法律知识教育纳入培训计划,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搭建学法平台。“3”,各部门广泛运用微信、微博、微电影“三微”手段宣传政策法规,打造微媒普法新品牌。“5”,就是立足“两台一报”,强化“律师在线、法在身边、姜堰警方、老单说法、法治大讲堂”5大传统栏目,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N”,就是广泛设立法治长廊、法治一条街、法律图书室,广泛运用大型电子显示屏、固定宣传广告牌、横幅标语,广泛推进各具特色的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法治文化广场和法治游园建设等,建成一批省市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

  构建“百花齐放”

  法治文化新格局

  刘兆山认为,法治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指数和幸福指数。而姜堰特色在于,通过打造一支队伍、创作一批作品、组织一系列活动,使群众“休闲有去处”、“学法有趣味”、“践行有榜样”、“境界有提升”,从而构建出“百花齐放”的基层法治文化新格局。

  为广泛弘扬法治文化,该区近年出台《法治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全方位开展法治文化建设活动。其中,一项重点是打造一支队伍,即组建区法治文艺作品创作领导小组,挂牌成立专业法治文艺宣传队6支。

  在组建队伍的基础上,近年来,该区创作出一批精品法治文化作品。原创本土法治文艺节目达20多个,编印《法治文艺剧本汇编》。其中,小品《躲不掉的事儿》获全国群文系统最高奖,戏剧作品《我的地盘我做主》获省“五星工程奖”银奖、市法治文艺金奖,《学法用法促和谐》获省读书征文比赛一等奖。

  “法律是天平,天平是衡量权利义务的信物,天平是法槌,法槌是惩恶扬善的利器。”“人与法律结下不解之缘,作为当代社会中思想活跃,朝气蓬勃的青少年,我们的素质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社会稳定程度”……这些慷慨激扬的声音,源自该区此前举办的“润蕾护航 与法同行”青少年法治主题演讲比赛,这也是该区青少年法治教育成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区通过组织一系列活动,让法治文化入脑入心。据统计,该区先后举办法治文艺巡回演出200多场次,观众近20万人。同时,突出企业、学校、社区、车站、步行街、广场、游园等场所,持续开展法治宣传巡回展览。此外,还坚持政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诚信“三位一体”推进,同比组织开展系列活动。

  一个个镜头,一次次“浇灌”,法治文化、民主法治建设之花在姜堰遍地盛开。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形成制度,行政执法人员(公务员)法治教育注重实效,青少年法制教育丰富多彩,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教育广泛开展,农民法制教育稳步推进。

  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刘兆山说,下一步,该区还将积极探索,创新举措,把法治元素导入群众公共文化生活,融入地方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推动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经常化、常态化开展,推动法治文化建设向面上拓展、向基层深入,营造法治氛围,引导社会风尚。

  今年以来,姜堰区大 镇积极策应“精准帮扶”要求,联合开展“四个一”阳光帮扶活动,即采撰一篇调研报告、结成一个帮扶对子、帮办一件具体实事、增加一份稳定收入。图为区人大代表、镇政协联络员卢金荣(中)在了解帮扶项目进展情况。唐桂军 摄

上一篇:山东律师济南强调保障律师执业权利是法治进程的必然要求

下一篇:馮敬恩濫用司法覆核是對院校自主和法治的雙重傷害

重要申明: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联系QQ:848774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