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敬恩濫用司法覆核是對院校自主和法治的雙重傷害
港大學生會會長馮敬恩及外務副會長李峰琦,就港大校委會否決任命法律學院前院長陳文敏做副校長一事,提出司法覆核申請。港大校委會作為港大最高權力機構,否決任命陳文敏做副校長是院校自
馮敬恩在庭外表示,他以學生代表身份提出申請,申請理據包括校委會討論任命時考慮不相關觀點、程序上不公平、沒有讓陳文敏解釋有關指控等。一個不守規矩、不遵程序、不講誠信的人,一個仍然是待罪之身的人,竟奢談什麼程序和公平,這不僅是笑話,而且是無恥。如果人人如此,禮崩樂壞,香港將變成什麼樣的社會呢?孟子說:「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無恥之恥」對於誠信破產卻奢談程序和公平的馮敬恩來說,可謂名副其實
馮敬恩屢次傷害母校令人髮指
港大校委會作為港大最高權力機構,早在9 月29 日的會議上,已經否決了物色委員會推薦法律學院前院長陳文敏出任副校長,這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決定,也是校委會職責和權威的體現。陳文敏落選,是校委會成員依循既定遴選標準及程序,經過理性討論作出的集體決議。馮敬恩濫用司法覆核挑戰校委會職責和權威,是對港大校政的嚴重騷擾和干預。
在校委會集體負責制下,包括馮敬恩在內的所有校委,都應尊重投票結果。不過,馮敬恩一方面公然違反保密原則,悍然將閉門會議內容外洩,一方面卻濫用司法覆核來挑戰、破壞校委會權威和港大院校自主,對母校構成二次傷害。
根據港大校委會的保密守則,所有委員必須每年簽署保密協議,承諾絕對將校委會議程、輔助文件及會議記錄保密,未經校委會主席批准,其他委員均不得以任何形式透露會議資料。曾經揚言「以武制暴」、帶領學生衝擊校委會的馮敬恩,先後兩次洩密,嚴重衝擊校委會的程序和機制,港大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已構成對港大的傷害。誠信破產的馮敬恩在洩密風波中才「捅了母校一刀」,現在又要拖裟感T偕戏ㄍィ重入政爭的泥潭。馮敬恩屢次傷害母校,令人髮指。
列顯倫當頭棒喝 馮敬恩充耳不聞
前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列顯倫不久前嚴厲批評有人濫用司法覆核程序,指有關人士提出司法覆核的用意,只是試圖癱瘓特區政府和社會的運作,以及「純粹是譁眾取寵,不恰當地裝腔作勢」。列顯倫的批評是對濫用司法覆核者的當頭棒喝。馮敬恩卻充耳不聞,繼續濫用司法覆核,既挑戰校委會權威,更蓄意濫用司法覆核傷害法治。
馮敬恩與李峰琦不僅濫用司法覆核,而且更會申請法援。即是說要花費納稅人的錢,去審查一個合情合理合法的法定決議,這明顯是濫用司法程序,濫用法律援助。正是因為馮敬恩之流濫用司法覆核,不僅對社會造成極大滋擾,而且嚴重傷害法治,製造社會嚴重撕裂,政爭無日無之,亦損耗納稅人的血汗錢。
馮敬恩濫用司法覆核背後大狀黨的身影
值得注意的是,本港許多司法覆核背後都有政黨及政客的身影,尤其是大狀黨。例如2001年7月的莊豐源司法覆核案,代表莊豐源的大律師是公民黨憲制及管治支部副主席李志喜及郭瑞熙,莊案令大量內地孕婦湧港產子,一度對本港醫院的婦產科、兒科、母嬰健康院以至人口政策和社會福利造成嚴重影響。2011年9月的「外傭居留權案」,負責官司的大狀還是公民黨核心成員李志喜,另一個主要角色帝理邁是公民黨創黨黨員。這次馮敬恩與李峰琦的司法覆核申請還是由李志喜代表,另一個代表黃瑞紅也是公民黨創黨黨員。當中到底有何蹊蹺,不是很耐人尋味嗎?
然而,港大自主辦校的法定權利和校委會的權威不能被肆意威脅和干預,香港的法治核心價值不能任由司法覆核的濫用遭受踐踏。馮敬恩濫用司法覆核是對院校自主和法治的雙重傷害,本港應該堵塞法律漏洞,避免司法覆核泛濫無休,法庭應嚴格把關,以維護院校自主和法治。
来源地址:
上一篇:让市民尽享丰富“法治大餐”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7-09952家规上企业 今年规模剑指2000亿元
- 04-27江苏太仓:外资企业加速增资扩产
- 04-01制造业企业对市场发展保持乐观
- 03-08衡阳县:推动企业“智改数转” 赋能企业“智慧升级”
- 02-27 民营企业为汽车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 02-26民营企业总数超2万家 4条产业链规模过百亿元 解码龙口
- 02-21政策“护航”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升温
- 01-09山东博山:开年企业生产忙
- 01-025家科创板IPO医药企业恢复审核
- 12-25经营主体活力持续增强 湖南“四上”企业突破6万家
阅读排行
内容推荐
- 07-09952家规上企业 今年规模剑指2000亿元
- 04-27江苏太仓:外资企业加速增资扩产
- 04-01制造业企业对市场发展保持乐观
- 03-08衡阳县:推动企业“智改数转” 赋能企业“智慧升级”
- 02-27 民营企业为汽车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 02-26民营企业总数超2万家 4条产业链规模过百亿元 解码龙口民营经济
- 02-21政策“护航”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升温
- 01-09山东博山:开年企业生产忙
- 01-025家科创板IPO医药企业恢复审核
- 12-25经营主体活力持续增强 湖南“四上”企业突破6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