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洋快餐品牌让食品放心工程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时间:2016-07-12 12:09|点击: 次
为继续扎实组织开展好法治建设十件实事工作,市委法治办今年在对2013年—2015年法治建设十件实事进行总结盘点的基础,面向社会和相关单位,广泛征集了百余条关于今年法治建设实事的意见建议,经认真筛选、综合归纳以及召开会议协商研讨、组织专家学者论证、征求职能部门意见,最终形成了“2016年法治建设十件实事”。
今年法治建设十件实事进一步聚焦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上,包括推进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工程,积极构建新型企业信用监管制度,规范建筑工地用工管理,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中小学法治教育,规范停车管理秩序,开展道路交通秩序整治,着力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提升社区社会治理和服务管理水平,开展司法公开公众开放日活动。可以说,完全将目标定位在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上。
本报记者在连续采访中感受到,今年的法治建设十件实事开展以来,在市委法治办精心组织和强力推动下,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11个市直部门和单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有始有终,善做善成,在法治惠民中不断定位工作“新坐标”,使广大群众真切地感受到法治建设带来的诸多实惠。
“顾客您好,我们超市已经进入‘食品安全放心工程’追溯系统,请您保存好购物小票,可用手机扫描小票背面的二维码,输入购物小票的票号,就可在‘公众溯源平台’查看商品来源……”10日,记者在北京华联超市赛德广场店发现,营业员正向顾客详细介绍商品来源的查询方法。市民李女士欣喜地告诉记者:“超市既然能向消费者公开商品来源信息,这些吃到肚子里的食品,我们肯定放心。”
超市买的大米现场可检测
记者了解到,今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入手,大力规范食品药品企业生产经营秩序,通过打造“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工程”,促进了我市食品药品监管事业规范创新发展,同时也让市民真正感受到了“舌尖上的安全”。
“能不能帮我检测一下这大米是不是‘陈大米’?”市民贾春阳刚刚在超市内买了2.5公斤大米,由于这些大米是买来给孙子吃的,所以他来到食品药品便民服务站进行质量检测。
检测人员孙佳将少许大米放入试管内,加入检测试剂,充分摇匀后,大米的颜色变成了绿色。“大米呈现绿色表示是新米,请您放心食用。”听到检测人员的讲解,贾春阳打消了对大米质量的疑虑。
便民检测服务站建成143个
据孙佳介绍,为了保证超市内食品质量安全,她每天都会随机抽取蔬菜、水果、肉类食品等进行检测,如果发现这些产品有质量问题,就会在第一时间上报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并且要求超市将问题食品下架。孙佳告诉记者,令人欣慰的是,在她从事食品检测一年多的时间里,该超市未出现任何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记者了解到,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把加强便民服务站建设作为推进“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的重要内容,从2014年开始,全市共建成集快速检测、科普宣传、投诉举报、咨询服务、预警交流“五位一体”的多功能便民服务站143个。
619户食品企业列入可追溯体系
“在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工程’中,我们积极推进可追溯体系建设。”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食品生产环节,他们将全市619户食品生产企业列为电子可追溯体系建设目标,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在食品经营环节,全市安装电子追溯设备业户已经超过1.4万户,另有数千户企业仍在紧张地安装调试中。
在餐饮服务环节,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突出了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及学校食堂的电子可追溯体系建设,将食品及食品原料进货信息录入了省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实现了全程可追溯。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7-09952家规上企业 今年规模剑指2000亿元
- 04-27江苏太仓:外资企业加速增资扩产
- 04-01制造业企业对市场发展保持乐观
- 03-08衡阳县:推动企业“智改数转” 赋能企业“智慧升级”
- 02-27 民营企业为汽车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 02-26民营企业总数超2万家 4条产业链规模过百亿元 解码龙口
- 02-21政策“护航”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升温
- 01-09山东博山:开年企业生产忙
- 01-025家科创板IPO医药企业恢复审核
- 12-25经营主体活力持续增强 湖南“四上”企业突破6万家
阅读排行
内容推荐
- 07-09952家规上企业 今年规模剑指2000亿元
- 04-27江苏太仓:外资企业加速增资扩产
- 04-01制造业企业对市场发展保持乐观
- 03-08衡阳县:推动企业“智改数转” 赋能企业“智慧升级”
- 02-27 民营企业为汽车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 02-26民营企业总数超2万家 4条产业链规模过百亿元 解码龙口民营经济
- 02-21政策“护航”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升温
- 01-09山东博山:开年企业生产忙
- 01-025家科创板IPO医药企业恢复审核
- 12-25经营主体活力持续增强 湖南“四上”企业突破6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