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河南新闻
第05版:中原时评
第06版:文体新闻
第07版:国内·国际
第08版:深读
第09版:理论
第10版:民声民情
第11版:环球
第12版:产经天地
■今日导读
2014河南企业100强发布
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
“反贪”大戏《全家福》首演
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落实省委要求大力推进我省政协工作创新发展
下定决心聚焦突破把改革抓紧抓实抓成
谢伏瞻会见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爱力
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2014年11月07日 查看旧版(2007年10月15号以前)
上一篇
下一篇
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
——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之五
在线荐稿记者博客联系记者
本报评论员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需要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法与时转则治”。30多年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历程,也是法治完善、制度更新的过程,正是改革的不断深入,引发和推动了法治变革和制度变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互相呼应、相得益彰,体现了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新思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各项领域改革发展的新要求,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深化改革发展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新时期。
改革不是扩张权力,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
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省也正处于爬坡过坎、蓄势崛起的关键阶段,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面对的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利益关系深度调整之难前所未有,只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才能化解矛盾淤积,规范改革程序,凝聚改革共识,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序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需要通过建法立制固定下来,形成新的法律秩序,同时法治也需要根据改革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为改革成果提供制度性保障。比如,产业转移、招商引资,尤其是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的实施,进一步拓宽了我省的发展空间,也为我省转型升级、深化改革打开机遇之门。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地方立法机制,以良法善治促进“四个河南”全面发展,是崛起振兴的一项重大任务。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就要培育广大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要全面提高立法质量,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通过法律的立、改、废,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法律条件;要严格依法行政,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做到改革决策符合法律要求、体现法律精神,大力建设法治政府。
改革永无止境,法治保驾护航。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必须科学认识和把握改革和法治的关系,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谱写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篇章!⑧3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7-09952家规上企业 今年规模剑指2000亿元
- 04-27江苏太仓:外资企业加速增资扩产
- 04-01制造业企业对市场发展保持乐观
- 03-08衡阳县:推动企业“智改数转” 赋能企业“智慧升级”
- 02-27 民营企业为汽车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 02-26民营企业总数超2万家 4条产业链规模过百亿元 解码龙口
- 02-21政策“护航”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升温
- 01-09山东博山:开年企业生产忙
- 01-025家科创板IPO医药企业恢复审核
- 12-25经营主体活力持续增强 湖南“四上”企业突破6万家
阅读排行
内容推荐
- 07-09952家规上企业 今年规模剑指2000亿元
- 04-27江苏太仓:外资企业加速增资扩产
- 04-01制造业企业对市场发展保持乐观
- 03-08衡阳县:推动企业“智改数转” 赋能企业“智慧升级”
- 02-27 民营企业为汽车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 02-26民营企业总数超2万家 4条产业链规模过百亿元 解码龙口民营经济
- 02-21政策“护航”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升温
- 01-09山东博山:开年企业生产忙
- 01-025家科创板IPO医药企业恢复审核
- 12-25经营主体活力持续增强 湖南“四上”企业突破6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