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站国学时讯!

长和国际实业一度暴跌57% 李嘉诚莫名躺枪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内容

长和国际实业一度暴跌57% 李嘉诚莫名躺枪

时间:2016-05-20 09:24|点击:

【】 【】

长和国际实业一度暴跌57% 李嘉诚莫名躺枪

作者:来源:新浪港股

  港股近期又现仙股暴跌惨案。长和国际实业(00009.hk,记住,代码很重要!)周一午盘突然下跌,最终收跌18%;周二继续跌9%,连续两日下跌已经引起市场注意,然而这只是暴跌的前奏。今早开盘,长和国际实业遭遇“洗仓”式暴跌,开盘后一路下滑,不到一个小时跌去57%,股价从0.56港元跌至0.24港元,市场形容为“九号风暴”。长和国际午盘反弹,最终收跌27%,报0.415港元,市值为10.26亿港元。从周一至周三,三天累计下跌46%。

长和国际实业今日股价走势

  长和国际实业今日股价走势

  然而,这样一家小公司,却让掌握千亿财富的超人李嘉诚躺枪了。

  小编看到这个标题也是醉了,把长和国际实业和李嘉诚联系在一起是什么鬼?人家旗下的公司叫“长和”好伐!没有“实业”,没有“国际”!代码是霸气的00001.hk!李超人的公司,别说58%了,只要跌个10%,便有人入场扫货,怎么可能有跌58%捡便宜货这种好事呢?

这才是李超人旗下的长和,股价是89港元,市值3440亿港元。

  这才是李超人旗下的长和,股价是89港元,市值3440亿港元。

  长和国际实业是何方神圣?

  那么,长和国际实业到底是家什么公司?小编查阅资料得知,长和国际前身是由香港著名影星黄百鸣创办的东方娱乐控股有限公司,并在2001年9月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2009年,东方娱乐控股有限公司(东方娱乐控股)改名为东方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东方实业)。2012年引入东莞首富郑强辉为大股东并改名为长和国际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长和国际实业),集团业务由提供电影制作等服务拓展至中国物业投资。《家有囍事》大闹天宫》《叶问》等电影都是由该公司发行制作的。

  然而,从今年开始,该公司要抛弃电影主业,转型做热能环保产业了。2016年1月13日,长和国际实业方面表示,其于近期耗资8.82亿港元收购东莞两环保供热项目,其中之一的虎门项目已完成一期供汽管网建设,并将于1月21日联同广东粤电集团沙角A电厂正式通汽。

  长和国际实业方面表示,东莞作为全国著名的制造业基地,工厂对集中供热有着巨大需求。长和国际实业首席运营官林广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已获一名有意收购电影业务的投资者接洽,未来将深耕热能环保技术、物业租赁和金融三大主业。

  今年的5月16日,长和国际实业宣布,将改名为九号运通有限公司(九号运通),新名称5月19日起效。长和国际实业表示,公司曾在2012年改名,以反映集团将单一电影业务发展成双线营运业务模式,也就是同时从事物业及酒店发展及投资,以及电影制作及相关业务。

  2015年12月16日,公司公布拟发展三项新业务,包括,环保热电技术;房地产及酒店;其他业务。因此,董事局认为,公司新名称符合集团之长期业务策略,以发展更多元化的业务组合。

  5月17日,该公司公告,将收购内蒙古一个热电项目40%股权。

  小编查阅了一下该公司的财报,发现该公司从2012年-2015年,全部亏损,2015年亏损额达到6.4亿港元。

从2012年到2015年,唯一盈利的是2014年的半年报。

  从2012年到2015年,唯一盈利的是2014年的半年报。

  中央汇金现身大股东?

  长和国际实业不仅和李超人闹了乌龙,去年还和中央汇金公司传过轰轰烈烈的“绯闻”。

  去年5月4日,长和国际实业股东名单里突然出现中央汇金公司的身影,股权还占到了68%,长和国际实业股价当天狂飙1.2倍,引起内地及香港市场震动。汇金入股,那是何等荣耀呀!

  然而,公司当晚公告,、经向控股股东郑强辉作出查询后,董事局澄清,由于郑强辉之融资安排,中央汇金投资之一家附属公司获授公司58.39%之担保权益及向郑强辉收购不超过已发行股本10.0%之认购期权。郑强辉无出售股份并仍为公司之控股股东。公告细节显示,实际参与交易的主体,是建设银行子公司建银国际旗下的一家离岸公司,该机构名为“Sea Venture Investments Limite”,注册在英属维尔京群岛。

  也就是说,汇金实际上根本没有入股长和国际,权益披露只反映长和国际大股东郑强辉将其持有股份转仓至建行(939)旗下的投资户口,而建行的控股股东为汇金。在公司持有股权“一层叠一层”下,最终在权益披露只显示汇金成为长和国际的大股东。

  原来“汇金入股”只是一场美丽的误会,5月5日当天,长和国际实业大跌30%。

  现在,港交所披露易的数据中,依旧显示中央汇金占长和国际实业41%的股权,是第二大股东,但千万别被这个马甲给骗了哦。

相关新闻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上一篇:怎样塑造中国国际形象?新华社资深记者与复旦学子碰撞出火花

下一篇:深圳再添新名片——深圳.国际车窗正式亮相

重要申明: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联系QQ:848774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