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研究】2015网络舆情处置沉浮录
在舆情事件中,经常作为舆情主体的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处于获取接受信息的上端,而普通民众则处于下端,两者之间的“知沟”逐渐形成并扩大,有时导致舆情信息的不对称、立场和认识的不共通,这会加深了双方的矛盾和误解,加剧舆情危机。
以近年来频发的许多重大舆情事件为例,由于民众、政府之间的理解和认识存在较大差异,共通的理解空间少,导致分歧和矛盾长期存在。人民论坛网“人民智库”和大家一起回顾2015年发生的重大社会舆情事件的,从这些舆情事件的处理当中我们也能获得一些宝贵经验和教训,为处理突发事件的发生提供参照。
一、哈尔滨一仓库发生火灾
事件回顾:2015年1月2日13时14分,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太古头道街的北方南勋陶瓷大市场的三层仓库起火,过火面积1.1万平方米,坍塌楼面积3千平方米,事故造成5名消防员遇难、14人受伤。
哈尔滨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哈尔滨”第一时间公布了“哈尔滨市道外区太古街727号库房火灾基本情况”。通报全文共585个字中,“领导高度重视”占去258个字,将近一半。提到名字的领导有9位,详细介绍他们的12种头衔,而对于牺牲的3位战士和失联的2位战士,则一笔带过。
此后的舆论关注焦点在消防员烈士的抚恤金上。首先是黑龙江省公安厅官微的消息称,公安部政治部为在抢险救援中光荣牺牲的五名烈士的家属分别发放抚恤补助金2万元。网民表示抚恤金数额太少。接着,榆树市民政局副局长吴万波透露,赵子龙牺牲后按照有关标准,家属总共将得到2,345,525元抚恤金,遗属仅获2万元抚恤金系误读。
另有网民爆料,哈尔滨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石嘉兴在火灾救援现场听取汇报时所穿的名牌羽绒服国内售价在万元以上,而牺牲的年轻战士抚恤金才2万元。而石嘉兴回应称,羽绒服为女儿从国外购买,人民币几千块钱。
舆情分析:突发事件因舆情管理能力低下而发酵。哈尔滨官方在此次火灾发生后应对不当,使其饱受舆论诟病。首先是大篇幅的领导重视让官方从一开始就失去了话语主动权。网民认为,官方通报既没有关注伤者是否有生命危险,也没有回应死者身份是否核查清楚、善后工作如何展开,却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领导身上,让人寒心的同时也表现出官僚主义,这是官本位思想在作怪;其次“2万元抚恤金和万元奢华羽绒服”引爆了第二波舆情高峰。“棉服哥”争议更多的是群众对官员的一种监督,或者说是对贪腐行为的一种憎恶本能。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6-30港澳台企业抢滩中博会,同绘大湾区发展蓝图
- 06-26第二十届中博会即将在穗举行
- 06-24锂电企业“扎堆”港股,锻造国际竞争力
- 06-0916家入驻企业点赞!安顺高新区这家
- 06-04欧洲电池展参展企业:美关税“不确定性”阻碍发展
- 05-29日照:九家企业“撬开”海外新市场
- 05-28广东已推动4.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 05-16“2+7”产业体系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中山街道集聚40余
- 05-15区领导走访外资外贸企业
- 05-09将推出企业白名单!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市市场监管局在
阅读排行
内容推荐
- 06-30港澳台企业抢滩中博会,同绘大湾区发展蓝图
- 06-26第二十届中博会即将在穗举行
- 06-24锂电企业“扎堆”港股,锻造国际竞争力
- 06-0916家入驻企业点赞!安顺高新区这家
- 06-04欧洲电池展参展企业:美关税“不确定性”阻碍发展
- 05-29日照:九家企业“撬开”海外新市场
- 05-28广东已推动4.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 05-16“2+7”产业体系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中山街道集聚40余家科学仪器企业
- 05-15区领导走访外资外贸企业
- 05-09将推出企业白名单!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市市场监管局在发布会上讲→